第482章 要去京城


 “我有什么觉得可行不可行的,夏家主虽说与我共同晒盐,但是也有一些盐场的,倭寇要盐,你给他不就是了?”

 赵寒说得无意,实则是在试探夏千海的想法。

 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夏千海就接着说道:

 “这倒是个不好办的事儿啊,且说这倭国人矮个矮个的,头上的头发还剃得不三不四,叫人看不顺眼,不过给钱那是相当大方啊,光是这盐的价格,每斤他们给八十文,和咱们大瑞的盐价比起来,都翻了番。”

 “八十文,这,这也太离谱了吧,这倭国人真这么有钱?”

 听到这个价格,就连一旁不喜欢说话的戴远恒也忍不住问道。

 “对啊,八十文的盐价,先生你说,这要不要跟他们做上一笔生意?”

 夏千海又问到赵寒,话里的意思还是倾向于与倭国人试一试。

 赵寒本想直接拒绝,但一些盐场本就是夏千海在打理,尤其是他自己还私有一些,自己若是成心阻拦,对这个时代还不知倭寇恶心的夏千海他们来说,是绝对不会理解的,反倒会弄拙成巧。

 再者说来,小小盐务生意,做也做得。

 “现在天下太平,我大瑞的盐已经完全能够跟上供应,夏家主想做,就做吧,记得可别在他们身上吃亏才是。”

 听到赵寒说这话,夏千海长舒一口气,此行的目的算是成了。

 随后,几人再闲聊几句,夜便深了。

 满身疲惫的赵寒回房,正碰见唐阳和韩姬在鬼鬼祟祟商量什么,见他推门进来,两人默契一个对视,烛灯便不知被谁灭了。

 几天之后,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的赵寒带着唐阳韩姬二人在海边闲逛,不远处一个侍卫跑来,一边跑一边喊道:

 “先生,京城来信,京城来信。”

 “京城来信?”

 赵寒十分疑惑,自从平叛了蛮辽国大乱后,自己去过两次京城,一次是去救灾,一次是去见李麓。

 就这,回来没多久,京城又来信干什么?

 赵寒接过信看了后,显得更是疑惑不解,唐阳和韩姬一看他的反应,也是相当好奇,连忙问道:

 “当家的,这信上,都说了什么啊?”

 此信是李麓亲笔,相当于圣旨,两人自是不好直接上手接过来读,只能问问赵寒。

 “什么都没写,只是让我们进京,皇上说了,这次进京,要带上你们俩,之前是谁还闹着要跟我进京来着,现在好了,海边也来了,京城也去了,搞不好你们这姐妹还能去金銮殿看看呢。”

 赵寒说的是事实,信上除了让他们进京,并没有说什么事,按常理说,这有些稀奇。

 难道是什么事过于隐秘?

 “这么好呢,这可太好了,我早就想进京看看去,当家的,这次进京是不是需要护卫保护咱们啊,干脆一块儿带上轩轩吧,他当兵这么久,也没好好玩一下,我做姐姐的,还真是舍不得。”

 韩姬一般不向赵寒要什么,这次想带轩轩进京,实在也是觉得机会难得,也让自己的傻弟弟去京城见识一下。

 “对啊,当家的,你就带轩轩一块儿吧,正好路上有个照应。”

 唐阳和韩姬关系相当要好,见韩姬有要求,她也帮着说道。

 “你俩现在一条心了,我拗不过,不过我也没说不让轩轩去啊,这样吧,反正这边你们也玩得差不多了,反正这大船造出来也需要不少时间,咱们明天就回去,到了河源村,叫上轩轩和几个护卫,直接出发去京城吧。”

 赵寒嘴上说得很正常,可心里还是在想李麓打的什么算盘。

 说实在的,自她当了皇上后,自己也少有插手李麓的一些决定,不过她的个人能力倒也是不错,经过大雪灾后还能稳定住全国的局势,可见她至少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除了之前她用黄昌作为吏部尚书以外,其它决定自己也没什么意见。

 现在看来,黄昌这个人也没闹出什么幺蛾子。

 “谢谢当家的,谢谢唐阳姐姐,我要是回去跟轩轩说这事儿啊,他肯定高兴坏了。”

 “韩姬,你说什么呢,谢什么啊,再说什么谢,可不带你去了啊,再说了,这次去京城还不一定是坏事儿呢,这要是再吃烧鸡什么的,鸡腿可就有小雪跟你抢了啊,到时候你就委屈去吧。”

 赵寒玩笑道,两手一背就往前走了。

 海边阳光无限好,海风也刚刚合适,三人漫步在海岸线,形成了一道道绚丽的动影。

 河源村,赵寒回来的消息也是惊动了很多人,纷纷到沙溪镇大码头迎接。

 几人刚一下船,徐闻就率先汇报到工作。

 “先生,光州那边已经按照您的安排,把大钢条都做出一部分来了,现在就放在咱们锻造窑的仓库内,这东西要怎么用,还得您去指点指点。

 杨咪和萧北现在契丹,那边的商场已经建设好,现在正从庆州的中转站在配送货物,需要的伙计也从碧州技术学校配送过去了,这是

那边的账目,先生您看一看。”

 现在的赵寒是个绝对忙的人,可以说河源村的生意已经做到了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账目动辄就是天文数字,有时候看起来也挺头疼的。

 “账目就不看了,这事儿交给老先生我放心,钢条的事儿,等我此次从京城回来再说,你写一封信让热气球顺风送去光州,钢条要加大产量,另外我要的水泥墩也要开始生产,大螺丝螺帽什么的,更是不能耽搁。

 老先生你记好,村里的学堂还需要扩建一下,两位村长都去了滕州,这事儿你找人负责起来,还有医馆,现在日子太平,大家的生育意愿都很高,一是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二是要在全国各个州府都建设起医馆来,保障大家病有所医,生有所育。

 钱的事,只要开支合理,你尽管用,不够的话,我会上奏给皇上的。”

 赵寒说着不够,实则是过于谦虚,自大瑞重新稳定局面以来,他底下的生意那是一天比一天好,很多行业又是垄断局面,别人就是像掺和进来也没有机会,钱更是大把大把的进,不说别的,之前一次雪灾,用于赈灾的大部分钱财都是由赵寒这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