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哥真乃神人也(第2页)

 刘氏在一边看的目瞪口呆:“老爷这是为何?”

 赵全德翻了个白眼:“你懂个屁,老爷我要是不作这么一出戏,将来万一查下来的时候,老爷我怎么交代?”

 刘氏:“还得是老爷,高,实在是高!”

 “废话,要不为啥咱是老爷,你就是个妇道人家呢?”

 无独有偶。

 这一夜,应天府上到侍郎,下到各部官员的家里,都在上演着类似的一幕。

 第二天一早,许多百姓愕然的发现,原本地段极好的田地、商铺,忽然一夜之间挂上了出售的牌子。

 要说这应天府消息最灵通的是什么人呢?

 除去锦衣卫,恐怕就要数这些牙人(注1)了。

 可惜,当这些牙人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朝着这些商铺和田产扑上来的时候,却被狠狠地撵了出去。

 “滚蛋!”

 牙人们都纳闷了,你的田产和商铺不是要卖吗?撵我们做什么?

 我们收的佣金也不高啊。

 然而一些年长的牙人得知消息后,神秘的笑笑,不耐烦地对自己的徒弟摆摆手:“该干嘛干嘛去吧。”

 这一次的田产、商铺售卖的风波很快就过去了,不是因为消息传递的慢,而是因为仅仅在一天时间内,这些田产和商铺就全部售罄。

 牙人们不由得感叹:“这效率也太高了,买家就不谈一下价的吗?”

 又过一日,那些官员家的贵妇们将铜钱通通换成了银两,三五相约着又进了宫。

 令吕氏满意的是,这十八件琉璃仅仅一天的时间就全部发卖出去了。

 而令她有些不满的是,这些琉璃最高的不过卖了四十多两纹银(注2),少的居然才卖了二十多两。

 看着堆在桌上的五百多两白花花的纹银,吕氏也不知是喜是愁。

 “炆儿,你将这些银子收好,尽快向你皇爷爷复命去吧。”

 虽然吕氏的手头也算拮据,但是她还不至于分不清轻重,这些银子她一文钱都没有动,悉数交给了朱允炆。

 “多谢母妃,儿子明日一早就去找皇爷爷。”

 第二日一早,朱允炆就带着银子去找朱元璋,只可惜老朱这几日忙着处理奏章,压根没空见他。

 “你且先回去,过几日等熥儿他们发卖完琉璃,一同再来找咱。”

 朱允炆也没什么不乐意,毕竟不管怎么说,在这件事上他已经占得了先机。

 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阿爷交代的差事,朱允炆有些得意地回了东宫,步子都轻快了许多。

 而另一边,在吕氏忙着收银子售琉璃的时候,朱允熥才刚刚拿到苏谨的回信。

 兴奋不已的朱允熥回到寝宫,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信。

 苏谨给出的方法,最初让他瞧的一头雾水,可等反复阅读了好几遍后,才惊觉苏谨的招式果然厉害!

 “大哥真乃神人也!”

 注1:牙人:古代的中介,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有时也被尊称‘经济’。

 注2:明初银矿稀少,所以银子还是比较值钱的,到了永乐朝后,大量白银涌入大明,才导致白银迅速贬值,但本书为了方便大大们阅读,暂设定一千钱=一两银子,勿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