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章 铁路开端(第2页)

 张冲思考再三,决定提前开启“基建狂魔”模式。

 张冲令安德海将前期引进的“西洋高端人才”花名册取来。

 这本花名册上详细记载了西洋来的各位科学家所研究的领域以及他们取得的科学成果。

 话说这群洋鬼子来到大清以后,在张冲的安排下在京城“京师大学堂”里吃香的喝辣的,这群人也倒是有些良心,张冲给了他们丰厚的待遇,他们也确实在努力的进行研究,也是搞出了很多成果。如果不是张冲最近忙着“御驾亲征”,再去和他们进行一下“学术交流”,相信他们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张冲在这厚厚的一摞人员简介中第一眼就看到了来自英格兰的史蒂芬森。

 这史蒂芬森,正是历史上真正的蒸汽机车的发明者。

 他出生在一个矿工家庭,虽然没上过多少学,但是在几十年前,他便已经造出了时速四五十公里的“旅行者号”。

 而想要建造铁路,蒸汽机车只是其中的一环,采矿业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制造铁轨和机车需要大量的钢铁,而冶炼钢铁需要大量的煤炭,机车的动力也需要煤炭来提供,所以采矿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采矿,张冲并没有犯多大的愁。

 这个时代,炸药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在这些“西洋高端人才”中也有人在研究炸药雷管一类的东西。

 有了炸药,大规模瞬间破碎大量岩石已经成为了可能。

 张冲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首先让史蒂芬森牵头大量制造蒸汽机车,再选择几处大型煤矿、铁矿进行开采,建造钢厂生产铁轨。在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就开始铺设全国铁路网。

 而这一切的劳动力,张冲打算就从军队裁

撤人员中进行补充。

 这些人对于打仗来说可能已经不行了,可遣返他们回家,他们又是社会不稳定因素,这让他们去煤矿、铁矿、钢厂等地进行劳动,一举两得!

 张冲唤来安德海,将自己的想法全都写在了书面上。

 不多时,一封封圣旨便从丰台大营传往了京师。

 京城。

 京师大学堂内。

 史蒂芬森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煤炭燃烧时浪费的能量,致力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一封圣旨突然传到了他的手中。

 看着手中的圣旨,史蒂芬森明白,自己报效大清的时候到了。立刻带上自己的助手,绘制起了新式蒸汽机车的图纸。

 圣旨传到朝廷。

 朝中的大臣现在都有点摸不透张冲的脾气,对于他所作出的决定也不敢轻易反驳,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杀鸡儆猴中的那只“鸡”。

 张冲也明白,如果上来就说要修建铁路的话,阻力肯定会非常的大,所以他并没有给大臣们下旨修建铁路,而是修建煤矿、铁矿以及锻造钢厂。

 大臣们见并没有侵犯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倒也没有反对。

 很快,大清煤炭部、大清钢铁部相继建立。铁路在大清的发展已经开始了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