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页)

 剥皮抽筋,泾渭分明,肉是肉骨是骨,时间不久,肉已经被放在一边,而骨头已经被完整取了下来。

 “精彩,精彩,想不到咱们县城还有小同志你这种手艺人。”

 没错,在老头看来,苏宇简直是手艺人,看他庖丁解牛就两个字舒服,仿佛在欣赏一种艺术,让他不忍打扰。

 夸完了,接下来就该算账了。

 苏宇跟李大夫据理力争,讲的唾沫横飞,而且时不时说几句我奇货可居,可不怕没人要,气的李老头手都抖了。

 虎胆卖了二百,几乎打了对折,虎眼瞎了一只,被击中的眼睛也是那一只,所以只有一只虎眼,卖了二十块,筋,肾,牙,爪,肚,一共卖了八十元,虎重三百斤而光是骨头就283块骨头,重约35斤,肉高达二百七八十斤。

 虎肉是五元一斤,价值1350元,虎骨在50年是每斤二百元,可到了二十一世纪则更贵,到了一克两千元的,跟老虎不能猎杀,成了濒危物种有一定关系,哪怕国外都不能随意猎杀了,物以稀为贵吗。

 所以虎骨此时也价值二百元一斤,但人家也是要赚钱的,不可能给他二百,所以只有一百元,第一,东西是好东西,可遇不可求,毕竟有人猎杀了老虎也未必会落到药铺,第二,老虎骨头最大的作用就是制作虎骨酒说白了就是壮阳,当然也可以入药,但无论是哪种,非达官贵人,没几个人买得起。

 就像野山参,虽然都知道是好东西,可老百姓买不起,你收了也只能存着,所以这就算把钱变成了固定资产,无法及时出手,要是收的价格太离谱,人家没必要承担风险。

 如果苏宇送去京城同仁堂,他可能直接秒变万元户,起码收入七千元,但就他们小县城,人家根本不敢那么高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