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挣大钱 花花要生(第2页)

 盛希平顺着陈维民所指的,找到了署名为森林之子的文章,中篇小说《雪满山川》第一期。

 “这还得谢谢希平哥,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让我安心创作,我根本就写不出这些文章来。

 还有嫂子、希康、希安他们,费心的帮我搜罗各地杂志投稿地址。

 没有他们帮忙,我就算是想写、能写,我都不知道写出来能干嘛。”

 陈维民十分激动,说着说着,眼泪差点儿落了下来。

 “哎呀,你看,这话让你说的,还得是你自己有本事啊,你要是没那个水平,我们就算帮你也没用。

 人家首都的杂志都能刊登你的文章了,就是肯定了你的文笔和才华啊。

 民子,恭喜你啊,这回,你应该算是熬出头了。”盛希平笑着拍了拍陈维民的肩膀,真心替他高兴。

 去年陈维民安了假肢回来,局里特批了临时工名额,安排他在学校教音乐和美术,工会那边有事,也会叫陈维民去帮忙。

 不过因为陈维民身体残疾的原因,去年农林工没招上,这临时工转正也遥遥无期。

 好在陈维民经历这么多,心性坚韧不少,每天工作之余潜心写作。

 过年的时候,盛希康他们带回来省城、首都等地一些杂志的投稿方式。

 年后陈维民就把自己所写的诗歌、小说,往各个杂志上投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会有回报,没想到陈维民所写的中篇小说竟然被《十月》杂志选中了。

 估计这一次,陈维民转正有希望了。

 “民子,别骄傲,还要继续努力。将来你要是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或者拿个奖什么的,那你可就厉害了。”

 松江河林业局有几个笔杆子很厉害的人。

 其中一位叫朱春雨,因为写作出名了,被特招入伍,去部队从事写作了。

 另一位叫隋洪润,曾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文章,现在是局办公室主任。

 陈维民酷爱写作,这俩人的事情他早就知道。

 盛希平以《人民文学》为目标,来鼓励陈维民,就是希望陈维民能以这两人为榜样,坚持写作。

 说起来,这个年月但凡出点儿名的作家,生活都是不错的。

 反正现在陈维民有局里给的补贴,还有学校发的工资,生活上不用发愁,追求更高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以。

 “嗯,我知道了,希平哥,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听了盛希平的话,陈维民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那啥,希平哥,我先回家了啊,家里还等我吃饭呢。

 我就是刚接到杂志和信,太高兴了,就想着先过来跟你说一声儿。”

 兴奋劲儿稍微一过,陈维民这才意识到,他耽误盛家人吃饭了。于是赶忙告辞,急匆匆离去。

 “多好个小伙子啊,这要是身体健康的话,保不齐也跟咱家老二老三他们一起,都参加高考,出去上大学了。

 再不然,也招工上班,该娶媳妇了。”

 看着陈维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淑珍忍不住感慨道。

 “妈,人各有命。

 维民要是身体健康,可能他也跟别人一样,成天调皮捣蛋光去玩了,不会下那么多苦功夫在读书写作上。

 要是他身体健康,应该也跟我们一样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知青队干活,然后招工。

 那样,可就没有现在这个作家陈维民了。”

 所以才说,祸福相依,这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有意外,才有转机。

 “话是这么说,可民子岁数不小了,到现在还没个对象。

 你陈婶子经常在我跟前儿念叨,一提起这事儿就哭。”

 张淑珍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在意的从来不是儿子会有多大成就。

 她们的愿望,只是孩子能健健康康,一生平安。

 “妈,你放心吧,民子将来肯定能说上媳妇的。

 将来他成了咱局出名的大作家,有工作有地位,你看有没有姑娘喜欢他?”

 上辈子陈维民可是娶了个身体健康还很漂亮的媳妇呢,所以这些完全不用操心。

 虽然张淑珍不太相信儿子的说法,可也没再纠结这些。

 一家人很快吃完了饭收拾下去,然后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抓紧时间看书复习。

 她俩过一阵子就要中考了,关键时期,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爸,我想进山去找花花,有点儿不太放心它。”

 盛希平心里惦记着花花,有点儿放心不下,就怕花花出什么意外。

 “你去哪儿找它啊?有目标么?

 这周围都是大林子,它往林子里一钻,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躲,你上哪儿找去啊?

 这时候不像冬天,还能顺着脚踪去追,咱家那狗都怕它,也不可能领你去找虎啊。”

 盛连成吧嗒一口烟,叹气道。

 张淑珍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可能。

 “妈,你别急,我猜花花应该是要生了,所以烦躁不安。

 它是怕生的时候控制不住,吓着咱们,所以才走的。

 你别急,估计过几天它还能回来,不行的话,下午我进山去找一找它。”

 盛希平算了算日子,嗯,花花可能是要生了。

 这是花花头一回当妈,没啥经验,估计是太难受了,所以脾气暴躁,它又怕吓坏家里人,这才走的。

 “哎呀,你看看,我还特地给它安排的窝呢,走啥?”

 盛连成看了看院子角落里,他特地用柳条编的大花筐。

 那筐可比当初小黄奶花花时用的大多了,只等着花花下了崽,就把花筐拿屋里去,铺上东西给它们娘几个用呢。

 不曾想花花却没在家里生,走了,盛连成有些失望。

 “没事儿,花花会回来的。”盛希平很是笃定的说道。

 花花都快成精了,怀孕知道回娘家来养胎,生了崽肯定也会回来坐月子的。

 “但愿吧,希望花花能顺利生下崽来,可别出啥意外。”

 人和动物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张淑珍这会儿特别担心花花。

 “爸爸,脑斧,哇呜。”

 正说话间,盛新华领着盛新宇从屋里出来,盛新宇来到盛希平跟前儿,给他学刚才花花的样子。

 “新宇,刚刚大脑斧吓着你没?”盛希平蹲下来,摸了摸儿子头顶,柔声问道。

 “没,脑斧肚疼。”盛新宇摇摇头,纯净的眼眸清澈无暇,天真不解俗世。

 孩子的心纯真美好,感受也更直接,所以盛新宇才会说,脑斧肚疼。

 “新华,你呢?吓着没?”盛希平扭头,看看大儿子。

 盛新华也摇摇头,“爸爸,没事儿的,花花不是故意吓我们。”

 这哥俩,都跟花花挺亲,全护着花花呢。

 “得,你们爷俩回来,那就看着孩子吧,我赶紧炒菜去。”

 张淑珍刚才光顾着担心花花了,饭也没啥心思做。

 眼见着到放学的点儿了,盛希泰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进门就喊饿。再不做饭,就不赶趟儿了。

 于是,祖孙三代人就在院子里阴凉处歇着,张淑珍赶紧做饭。

 不多时饭菜弄好了,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盛希泰从外面蹿了进来。

 “妈,饭好了没有?饿死我了。”

 盛家的生活条件好,盛希泰又能吃,才十四岁,已经一米七了。

 这个子,在他们班只能坐最后排,而且这小子长得还壮实,在学校里,根本没人敢惹乎他。

 “饿饿饿,就知道饿,一天别话的不说,早晨起来饿,中午放学进门喊饿,下午放学进门还喊饿。

 你一天就没别的事儿干了是吧?”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也迈步进了门,盛云芳直接瞪了弟弟两眼,训他。

 “你倒是帮咱妈忙活忙活啊,不会做饭还不会端饭么?

 就会喊饿,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养了头猪呢。”盛云菲也跟着接茬儿。

 在学校里龙头虎眼、说一不二的盛希泰,在俩姐姐这里,啥脾气都没有。

 被俩姐训了,也只能乖乖听着,赶紧去洗了手,帮老妈端饭。

 盛云芳姐妹也洗了手,帮着把饭菜都收拾到桌上,一家子坐下来吃饭。

 “希平哥,希平哥,快看,我的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

 盛家人正吃着饭呢,就听见外头有人在喊。

 盛希平伸头往窗外看了眼,就见到陈维民一脸兴奋的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拿着本书。

 “呦,维民来了,吃饭了没有?快坐下吃饭吧。”盛连成见是陈维民来了,赶忙招呼他坐下吃饭。

 “大爷,我不吃了,我是来找希平哥的。”

 陈维民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啊,赶紧把手里那本杂志,递给了盛希平。

 “哥,你快看,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上面了,这可是首都的杂志,不是咱局里自己办的那种。

 这篇,这篇就是我的文章。还有,这是杂志社给我的信,还有汇款单呢。”

 盛希平拿过杂志一看,呦,《十月》双月刊,这可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杂志了。

 “民子,你能在《十月》上发表文章,厉害了啊。”

 盛希平顺着陈维民所指的,找到了署名为森林之子的文章,中篇小说《雪满山川》第一期。

 “这还得谢谢希平哥,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让我安心创作,我根本就写不出这些文章来。

 还有嫂子、希康、希安他们,费心的帮我搜罗各地杂志投稿地址。

 没有他们帮忙,我就算是想写、能写,我都不知道写出来能干嘛。”

 陈维民十分激动,说着说着,眼泪差点儿落了下来。

 “哎呀,你看,这话让你说的,还得是你自己有本事啊,你要是没那个水平,我们就算帮你也没用。

 人家首都的杂志都能刊登你的文章了,就是肯定了你的文笔和才华啊。

 民子,恭喜你啊,这回,你应该算是熬出头了。”盛希平笑着拍了拍陈维民的肩膀,真心替他高兴。

 去年陈维民安了假肢回来,局里特批了临时工名额,安排他在学校教音乐和美术,工会那边有事,也会叫陈维民去帮忙。

 不过因为陈维民身体残疾的原因,去年农林工没招上,这临时工转正也遥遥无期。

 好在陈维民经历这么多,心性坚韧不少,每天工作之余潜心写作。

 过年的时候,盛希康他们带回来省城、首都等地一些杂志的投稿方式。

 年后陈维民就把自己所写的诗歌、小说,往各个杂志上投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会有回报,没想到陈维民所写的中篇小说竟然被《十月》杂志选中了。

 估计这一次,陈维民转正有希望了。

 “民子,别骄傲,还要继续努力。将来你要是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或者拿个奖什么的,那你可就厉害了。”

 松江河林业局有几个笔杆子很厉害的人。

 其中一位叫朱春雨,因为写作出名了,被特招入伍,去部队从事写作了。

 另一位叫隋洪润,曾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文章,现在是局办公室主任。

 陈维民酷爱写作,这俩人的事情他早就知道。

 盛希平以《人民文学》为目标,来鼓励陈维民,就是希望陈维民能以这两人为榜样,坚持写作。

 说起来,这个年月但凡出点儿名的作家,生活都是不错的。

 反正现在陈维民有局里给的补贴,还有学校发的工资,生活上不用发愁,追求更高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以。

 “嗯,我知道了,希平哥,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听了盛希平的话,陈维民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那啥,希平哥,我先回家了啊,家里还等我吃饭呢。

 我就是刚接到杂志和信,太高兴了,就想着先过来跟你说一声儿。”

 兴奋劲儿稍微一过,陈维民这才意识到,他耽误盛家人吃饭了。于是赶忙告辞,急匆匆离去。

 “多好个小伙子啊,这要是身体健康的话,保不齐也跟咱家老二老三他们一起,都参加高考,出去上大学了。

 再不然,也招工上班,该娶媳妇了。”

 看着陈维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淑珍忍不住感慨道。

 “妈,人各有命。

 维民要是身体健康,可能他也跟别人一样,成天调皮捣蛋光去玩了,不会下那么多苦功夫在读书写作上。

 要是他身体健康,应该也跟我们一样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知青队干活,然后招工。

 那样,可就没有现在这个作家陈维民了。”

 所以才说,祸福相依,这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有意外,才有转机。

 “话是这么说,可民子岁数不小了,到现在还没个对象。

 你陈婶子经常在我跟前儿念叨,一提起这事儿就哭。”

 张淑珍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在意的从来不是儿子会有多大成就。

 她们的愿望,只是孩子能健健康康,一生平安。

 “妈,你放心吧,民子将来肯定能说上媳妇的。

 将来他成了咱局出名的大作家,有工作有地位,你看有没有姑娘喜欢他?”

 上辈子陈维民可是娶了个身体健康还很漂亮的媳妇呢,所以这些完全不用操心。

 虽然张淑珍不太相信儿子的说法,可也没再纠结这些。

 一家人很快吃完了饭收拾下去,然后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抓紧时间看书复习。

 她俩过一阵子就要中考了,关键时期,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爸,我想进山去找花花,有点儿不太放心它。”

 盛希平心里惦记着花花,有点儿放心不下,就怕花花出什么意外。

 “你去哪儿找它啊?有目标么?

 这周围都是大林子,它往林子里一钻,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躲,你上哪儿找去啊?

 这时候不像冬天,还能顺着脚踪去追,咱家那狗都怕它,也不可能领你去找虎啊。”

 盛连成吧嗒一口烟,叹气道。

 张淑珍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可能。

 “妈,你别急,我猜花花应该是要生了,所以烦躁不安。

 它是怕生的时候控制不住,吓着咱们,所以才走的。

 你别急,估计过几天它还能回来,不行的话,下午我进山去找一找它。”

 盛希平算了算日子,嗯,花花可能是要生了。

 这是花花头一回当妈,没啥经验,估计是太难受了,所以脾气暴躁,它又怕吓坏家里人,这才走的。

 “哎呀,你看看,我还特地给它安排的窝呢,走啥?”

 盛连成看了看院子角落里,他特地用柳条编的大花筐。

 那筐可比当初小黄奶花花时用的大多了,只等着花花下了崽,就把花筐拿屋里去,铺上东西给它们娘几个用呢。

 不曾想花花却没在家里生,走了,盛连成有些失望。

 “没事儿,花花会回来的。”盛希平很是笃定的说道。

 花花都快成精了,怀孕知道回娘家来养胎,生了崽肯定也会回来坐月子的。

 “但愿吧,希望花花能顺利生下崽来,可别出啥意外。”

 人和动物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张淑珍这会儿特别担心花花。

 “爸爸,脑斧,哇呜。”

 正说话间,盛新华领着盛新宇从屋里出来,盛新宇来到盛希平跟前儿,给他学刚才花花的样子。

 “新宇,刚刚大脑斧吓着你没?”盛希平蹲下来,摸了摸儿子头顶,柔声问道。

 “没,脑斧肚疼。”盛新宇摇摇头,纯净的眼眸清澈无暇,天真不解俗世。

 孩子的心纯真美好,感受也更直接,所以盛新宇才会说,脑斧肚疼。

 “新华,你呢?吓着没?”盛希平扭头,看看大儿子。

 盛新华也摇摇头,“爸爸,没事儿的,花花不是故意吓我们。”

 这哥俩,都跟花花挺亲,全护着花花呢。

 “得,你们爷俩回来,那就看着孩子吧,我赶紧炒菜去。”

 张淑珍刚才光顾着担心花花了,饭也没啥心思做。

 眼见着到放学的点儿了,盛希泰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进门就喊饿。再不做饭,就不赶趟儿了。

 于是,祖孙三代人就在院子里阴凉处歇着,张淑珍赶紧做饭。

 不多时饭菜弄好了,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盛希泰从外面蹿了进来。

 “妈,饭好了没有?饿死我了。”

 盛家的生活条件好,盛希泰又能吃,才十四岁,已经一米七了。

 这个子,在他们班只能坐最后排,而且这小子长得还壮实,在学校里,根本没人敢惹乎他。

 “饿饿饿,就知道饿,一天别话的不说,早晨起来饿,中午放学进门喊饿,下午放学进门还喊饿。

 你一天就没别的事儿干了是吧?”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也迈步进了门,盛云芳直接瞪了弟弟两眼,训他。

 “你倒是帮咱妈忙活忙活啊,不会做饭还不会端饭么?

 就会喊饿,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养了头猪呢。”盛云菲也跟着接茬儿。

 在学校里龙头虎眼、说一不二的盛希泰,在俩姐姐这里,啥脾气都没有。

 被俩姐训了,也只能乖乖听着,赶紧去洗了手,帮老妈端饭。

 盛云芳姐妹也洗了手,帮着把饭菜都收拾到桌上,一家子坐下来吃饭。

 “希平哥,希平哥,快看,我的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

 盛家人正吃着饭呢,就听见外头有人在喊。

 盛希平伸头往窗外看了眼,就见到陈维民一脸兴奋的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拿着本书。

 “呦,维民来了,吃饭了没有?快坐下吃饭吧。”盛连成见是陈维民来了,赶忙招呼他坐下吃饭。

 “大爷,我不吃了,我是来找希平哥的。”

 陈维民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啊,赶紧把手里那本杂志,递给了盛希平。

 “哥,你快看,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上面了,这可是首都的杂志,不是咱局里自己办的那种。

 这篇,这篇就是我的文章。还有,这是杂志社给我的信,还有汇款单呢。”

 盛希平拿过杂志一看,呦,《十月》双月刊,这可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杂志了。

 “民子,你能在《十月》上发表文章,厉害了啊。”

 盛希平顺着陈维民所指的,找到了署名为森林之子的文章,中篇小说《雪满山川》第一期。

 “这还得谢谢希平哥,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让我安心创作,我根本就写不出这些文章来。

 还有嫂子、希康、希安他们,费心的帮我搜罗各地杂志投稿地址。

 没有他们帮忙,我就算是想写、能写,我都不知道写出来能干嘛。”

 陈维民十分激动,说着说着,眼泪差点儿落了下来。

 “哎呀,你看,这话让你说的,还得是你自己有本事啊,你要是没那个水平,我们就算帮你也没用。

 人家首都的杂志都能刊登你的文章了,就是肯定了你的文笔和才华啊。

 民子,恭喜你啊,这回,你应该算是熬出头了。”盛希平笑着拍了拍陈维民的肩膀,真心替他高兴。

 去年陈维民安了假肢回来,局里特批了临时工名额,安排他在学校教音乐和美术,工会那边有事,也会叫陈维民去帮忙。

 不过因为陈维民身体残疾的原因,去年农林工没招上,这临时工转正也遥遥无期。

 好在陈维民经历这么多,心性坚韧不少,每天工作之余潜心写作。

 过年的时候,盛希康他们带回来省城、首都等地一些杂志的投稿方式。

 年后陈维民就把自己所写的诗歌、小说,往各个杂志上投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会有回报,没想到陈维民所写的中篇小说竟然被《十月》杂志选中了。

 估计这一次,陈维民转正有希望了。

 “民子,别骄傲,还要继续努力。将来你要是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或者拿个奖什么的,那你可就厉害了。”

 松江河林业局有几个笔杆子很厉害的人。

 其中一位叫朱春雨,因为写作出名了,被特招入伍,去部队从事写作了。

 另一位叫隋洪润,曾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文章,现在是局办公室主任。

 陈维民酷爱写作,这俩人的事情他早就知道。

 盛希平以《人民文学》为目标,来鼓励陈维民,就是希望陈维民能以这两人为榜样,坚持写作。

 说起来,这个年月但凡出点儿名的作家,生活都是不错的。

 反正现在陈维民有局里给的补贴,还有学校发的工资,生活上不用发愁,追求更高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以。

 “嗯,我知道了,希平哥,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听了盛希平的话,陈维民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那啥,希平哥,我先回家了啊,家里还等我吃饭呢。

 我就是刚接到杂志和信,太高兴了,就想着先过来跟你说一声儿。”

 兴奋劲儿稍微一过,陈维民这才意识到,他耽误盛家人吃饭了。于是赶忙告辞,急匆匆离去。

 “多好个小伙子啊,这要是身体健康的话,保不齐也跟咱家老二老三他们一起,都参加高考,出去上大学了。

 再不然,也招工上班,该娶媳妇了。”

 看着陈维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淑珍忍不住感慨道。

 “妈,人各有命。

 维民要是身体健康,可能他也跟别人一样,成天调皮捣蛋光去玩了,不会下那么多苦功夫在读书写作上。

 要是他身体健康,应该也跟我们一样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知青队干活,然后招工。

 那样,可就没有现在这个作家陈维民了。”

 所以才说,祸福相依,这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有意外,才有转机。

 “话是这么说,可民子岁数不小了,到现在还没个对象。

 你陈婶子经常在我跟前儿念叨,一提起这事儿就哭。”

 张淑珍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在意的从来不是儿子会有多大成就。

 她们的愿望,只是孩子能健健康康,一生平安。

 “妈,你放心吧,民子将来肯定能说上媳妇的。

 将来他成了咱局出名的大作家,有工作有地位,你看有没有姑娘喜欢他?”

 上辈子陈维民可是娶了个身体健康还很漂亮的媳妇呢,所以这些完全不用操心。

 虽然张淑珍不太相信儿子的说法,可也没再纠结这些。

 一家人很快吃完了饭收拾下去,然后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抓紧时间看书复习。

 她俩过一阵子就要中考了,关键时期,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爸,我想进山去找花花,有点儿不太放心它。”

 盛希平心里惦记着花花,有点儿放心不下,就怕花花出什么意外。

 “你去哪儿找它啊?有目标么?

 这周围都是大林子,它往林子里一钻,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躲,你上哪儿找去啊?

 这时候不像冬天,还能顺着脚踪去追,咱家那狗都怕它,也不可能领你去找虎啊。”

 盛连成吧嗒一口烟,叹气道。

 张淑珍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可能。

 “妈,你别急,我猜花花应该是要生了,所以烦躁不安。

 它是怕生的时候控制不住,吓着咱们,所以才走的。

 你别急,估计过几天它还能回来,不行的话,下午我进山去找一找它。”

 盛希平算了算日子,嗯,花花可能是要生了。

 这是花花头一回当妈,没啥经验,估计是太难受了,所以脾气暴躁,它又怕吓坏家里人,这才走的。

 “哎呀,你看看,我还特地给它安排的窝呢,走啥?”

 盛连成看了看院子角落里,他特地用柳条编的大花筐。

 那筐可比当初小黄奶花花时用的大多了,只等着花花下了崽,就把花筐拿屋里去,铺上东西给它们娘几个用呢。

 不曾想花花却没在家里生,走了,盛连成有些失望。

 “没事儿,花花会回来的。”盛希平很是笃定的说道。

 花花都快成精了,怀孕知道回娘家来养胎,生了崽肯定也会回来坐月子的。

 “但愿吧,希望花花能顺利生下崽来,可别出啥意外。”

 人和动物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张淑珍这会儿特别担心花花。

 “爸爸,脑斧,哇呜。”

 正说话间,盛新华领着盛新宇从屋里出来,盛新宇来到盛希平跟前儿,给他学刚才花花的样子。

 “新宇,刚刚大脑斧吓着你没?”盛希平蹲下来,摸了摸儿子头顶,柔声问道。

 “没,脑斧肚疼。”盛新宇摇摇头,纯净的眼眸清澈无暇,天真不解俗世。

 孩子的心纯真美好,感受也更直接,所以盛新宇才会说,脑斧肚疼。

 “新华,你呢?吓着没?”盛希平扭头,看看大儿子。

 盛新华也摇摇头,“爸爸,没事儿的,花花不是故意吓我们。”

 这哥俩,都跟花花挺亲,全护着花花呢。

 “得,你们爷俩回来,那就看着孩子吧,我赶紧炒菜去。”

 张淑珍刚才光顾着担心花花了,饭也没啥心思做。

 眼见着到放学的点儿了,盛希泰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进门就喊饿。再不做饭,就不赶趟儿了。

 于是,祖孙三代人就在院子里阴凉处歇着,张淑珍赶紧做饭。

 不多时饭菜弄好了,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盛希泰从外面蹿了进来。

 “妈,饭好了没有?饿死我了。”

 盛家的生活条件好,盛希泰又能吃,才十四岁,已经一米七了。

 这个子,在他们班只能坐最后排,而且这小子长得还壮实,在学校里,根本没人敢惹乎他。

 “饿饿饿,就知道饿,一天别话的不说,早晨起来饿,中午放学进门喊饿,下午放学进门还喊饿。

 你一天就没别的事儿干了是吧?”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也迈步进了门,盛云芳直接瞪了弟弟两眼,训他。

 “你倒是帮咱妈忙活忙活啊,不会做饭还不会端饭么?

 就会喊饿,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养了头猪呢。”盛云菲也跟着接茬儿。

 在学校里龙头虎眼、说一不二的盛希泰,在俩姐姐这里,啥脾气都没有。

 被俩姐训了,也只能乖乖听着,赶紧去洗了手,帮老妈端饭。

 盛云芳姐妹也洗了手,帮着把饭菜都收拾到桌上,一家子坐下来吃饭。

 “希平哥,希平哥,快看,我的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

 盛家人正吃着饭呢,就听见外头有人在喊。

 盛希平伸头往窗外看了眼,就见到陈维民一脸兴奋的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拿着本书。

 “呦,维民来了,吃饭了没有?快坐下吃饭吧。”盛连成见是陈维民来了,赶忙招呼他坐下吃饭。

 “大爷,我不吃了,我是来找希平哥的。”

 陈维民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啊,赶紧把手里那本杂志,递给了盛希平。

 “哥,你快看,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上面了,这可是首都的杂志,不是咱局里自己办的那种。

 这篇,这篇就是我的文章。还有,这是杂志社给我的信,还有汇款单呢。”

 盛希平拿过杂志一看,呦,《十月》双月刊,这可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杂志了。

 “民子,你能在《十月》上发表文章,厉害了啊。”

 盛希平顺着陈维民所指的,找到了署名为森林之子的文章,中篇小说《雪满山川》第一期。

 “这还得谢谢希平哥,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让我安心创作,我根本就写不出这些文章来。

 还有嫂子、希康、希安他们,费心的帮我搜罗各地杂志投稿地址。

 没有他们帮忙,我就算是想写、能写,我都不知道写出来能干嘛。”

 陈维民十分激动,说着说着,眼泪差点儿落了下来。

 “哎呀,你看,这话让你说的,还得是你自己有本事啊,你要是没那个水平,我们就算帮你也没用。

 人家首都的杂志都能刊登你的文章了,就是肯定了你的文笔和才华啊。

 民子,恭喜你啊,这回,你应该算是熬出头了。”盛希平笑着拍了拍陈维民的肩膀,真心替他高兴。

 去年陈维民安了假肢回来,局里特批了临时工名额,安排他在学校教音乐和美术,工会那边有事,也会叫陈维民去帮忙。

 不过因为陈维民身体残疾的原因,去年农林工没招上,这临时工转正也遥遥无期。

 好在陈维民经历这么多,心性坚韧不少,每天工作之余潜心写作。

 过年的时候,盛希康他们带回来省城、首都等地一些杂志的投稿方式。

 年后陈维民就把自己所写的诗歌、小说,往各个杂志上投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会有回报,没想到陈维民所写的中篇小说竟然被《十月》杂志选中了。

 估计这一次,陈维民转正有希望了。

 “民子,别骄傲,还要继续努力。将来你要是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或者拿个奖什么的,那你可就厉害了。”

 松江河林业局有几个笔杆子很厉害的人。

 其中一位叫朱春雨,因为写作出名了,被特招入伍,去部队从事写作了。

 另一位叫隋洪润,曾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文章,现在是局办公室主任。

 陈维民酷爱写作,这俩人的事情他早就知道。

 盛希平以《人民文学》为目标,来鼓励陈维民,就是希望陈维民能以这两人为榜样,坚持写作。

 说起来,这个年月但凡出点儿名的作家,生活都是不错的。

 反正现在陈维民有局里给的补贴,还有学校发的工资,生活上不用发愁,追求更高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以。

 “嗯,我知道了,希平哥,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听了盛希平的话,陈维民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那啥,希平哥,我先回家了啊,家里还等我吃饭呢。

 我就是刚接到杂志和信,太高兴了,就想着先过来跟你说一声儿。”

 兴奋劲儿稍微一过,陈维民这才意识到,他耽误盛家人吃饭了。于是赶忙告辞,急匆匆离去。

 “多好个小伙子啊,这要是身体健康的话,保不齐也跟咱家老二老三他们一起,都参加高考,出去上大学了。

 再不然,也招工上班,该娶媳妇了。”

 看着陈维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淑珍忍不住感慨道。

 “妈,人各有命。

 维民要是身体健康,可能他也跟别人一样,成天调皮捣蛋光去玩了,不会下那么多苦功夫在读书写作上。

 要是他身体健康,应该也跟我们一样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知青队干活,然后招工。

 那样,可就没有现在这个作家陈维民了。”

 所以才说,祸福相依,这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有意外,才有转机。

 “话是这么说,可民子岁数不小了,到现在还没个对象。

 你陈婶子经常在我跟前儿念叨,一提起这事儿就哭。”

 张淑珍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在意的从来不是儿子会有多大成就。

 她们的愿望,只是孩子能健健康康,一生平安。

 “妈,你放心吧,民子将来肯定能说上媳妇的。

 将来他成了咱局出名的大作家,有工作有地位,你看有没有姑娘喜欢他?”

 上辈子陈维民可是娶了个身体健康还很漂亮的媳妇呢,所以这些完全不用操心。

 虽然张淑珍不太相信儿子的说法,可也没再纠结这些。

 一家人很快吃完了饭收拾下去,然后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抓紧时间看书复习。

 她俩过一阵子就要中考了,关键时期,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爸,我想进山去找花花,有点儿不太放心它。”

 盛希平心里惦记着花花,有点儿放心不下,就怕花花出什么意外。

 “你去哪儿找它啊?有目标么?

 这周围都是大林子,它往林子里一钻,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躲,你上哪儿找去啊?

 这时候不像冬天,还能顺着脚踪去追,咱家那狗都怕它,也不可能领你去找虎啊。”

 盛连成吧嗒一口烟,叹气道。

 张淑珍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可能。

 “妈,你别急,我猜花花应该是要生了,所以烦躁不安。

 它是怕生的时候控制不住,吓着咱们,所以才走的。

 你别急,估计过几天它还能回来,不行的话,下午我进山去找一找它。”

 盛希平算了算日子,嗯,花花可能是要生了。

 这是花花头一回当妈,没啥经验,估计是太难受了,所以脾气暴躁,它又怕吓坏家里人,这才走的。

 “哎呀,你看看,我还特地给它安排的窝呢,走啥?”

 盛连成看了看院子角落里,他特地用柳条编的大花筐。

 那筐可比当初小黄奶花花时用的大多了,只等着花花下了崽,就把花筐拿屋里去,铺上东西给它们娘几个用呢。

 不曾想花花却没在家里生,走了,盛连成有些失望。

 “没事儿,花花会回来的。”盛希平很是笃定的说道。

 花花都快成精了,怀孕知道回娘家来养胎,生了崽肯定也会回来坐月子的。

 “但愿吧,希望花花能顺利生下崽来,可别出啥意外。”

 人和动物相处久了,也会有感情,张淑珍这会儿特别担心花花。

 “爸爸,脑斧,哇呜。”

 正说话间,盛新华领着盛新宇从屋里出来,盛新宇来到盛希平跟前儿,给他学刚才花花的样子。

 “新宇,刚刚大脑斧吓着你没?”盛希平蹲下来,摸了摸儿子头顶,柔声问道。

 “没,脑斧肚疼。”盛新宇摇摇头,纯净的眼眸清澈无暇,天真不解俗世。

 孩子的心纯真美好,感受也更直接,所以盛新宇才会说,脑斧肚疼。

 “新华,你呢?吓着没?”盛希平扭头,看看大儿子。

 盛新华也摇摇头,“爸爸,没事儿的,花花不是故意吓我们。”

 这哥俩,都跟花花挺亲,全护着花花呢。

 “得,你们爷俩回来,那就看着孩子吧,我赶紧炒菜去。”

 张淑珍刚才光顾着担心花花了,饭也没啥心思做。

 眼见着到放学的点儿了,盛希泰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天天进门就喊饿。再不做饭,就不赶趟儿了。

 于是,祖孙三代人就在院子里阴凉处歇着,张淑珍赶紧做饭。

 不多时饭菜弄好了,就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盛希泰从外面蹿了进来。

 “妈,饭好了没有?饿死我了。”

 盛家的生活条件好,盛希泰又能吃,才十四岁,已经一米七了。

 这个子,在他们班只能坐最后排,而且这小子长得还壮实,在学校里,根本没人敢惹乎他。

 “饿饿饿,就知道饿,一天别话的不说,早晨起来饿,中午放学进门喊饿,下午放学进门还喊饿。

 你一天就没别的事儿干了是吧?”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也迈步进了门,盛云芳直接瞪了弟弟两眼,训他。

 “你倒是帮咱妈忙活忙活啊,不会做饭还不会端饭么?

 就会喊饿,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养了头猪呢。”盛云菲也跟着接茬儿。

 在学校里龙头虎眼、说一不二的盛希泰,在俩姐姐这里,啥脾气都没有。

 被俩姐训了,也只能乖乖听着,赶紧去洗了手,帮老妈端饭。

 盛云芳姐妹也洗了手,帮着把饭菜都收拾到桌上,一家子坐下来吃饭。

 “希平哥,希平哥,快看,我的文章在杂志上刊登了。”

 盛家人正吃着饭呢,就听见外头有人在喊。

 盛希平伸头往窗外看了眼,就见到陈维民一脸兴奋的从外面走进来,手里还拿着本书。

 “呦,维民来了,吃饭了没有?快坐下吃饭吧。”盛连成见是陈维民来了,赶忙招呼他坐下吃饭。

 “大爷,我不吃了,我是来找希平哥的。”

 陈维民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吃饭啊,赶紧把手里那本杂志,递给了盛希平。

 “哥,你快看,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上面了,这可是首都的杂志,不是咱局里自己办的那种。

 这篇,这篇就是我的文章。还有,这是杂志社给我的信,还有汇款单呢。”

 盛希平拿过杂志一看,呦,《十月》双月刊,这可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杂志了。

 “民子,你能在《十月》上发表文章,厉害了啊。”

 盛希平顺着陈维民所指的,找到了署名为森林之子的文章,中篇小说《雪满山川》第一期。

 “这还得谢谢希平哥,要不是你一直鼓励我,让我安心创作,我根本就写不出这些文章来。

 还有嫂子、希康、希安他们,费心的帮我搜罗各地杂志投稿地址。

 没有他们帮忙,我就算是想写、能写,我都不知道写出来能干嘛。”

 陈维民十分激动,说着说着,眼泪差点儿落了下来。

 “哎呀,你看,这话让你说的,还得是你自己有本事啊,你要是没那个水平,我们就算帮你也没用。

 人家首都的杂志都能刊登你的文章了,就是肯定了你的文笔和才华啊。

 民子,恭喜你啊,这回,你应该算是熬出头了。”盛希平笑着拍了拍陈维民的肩膀,真心替他高兴。

 去年陈维民安了假肢回来,局里特批了临时工名额,安排他在学校教音乐和美术,工会那边有事,也会叫陈维民去帮忙。

 不过因为陈维民身体残疾的原因,去年农林工没招上,这临时工转正也遥遥无期。

 好在陈维民经历这么多,心性坚韧不少,每天工作之余潜心写作。

 过年的时候,盛希康他们带回来省城、首都等地一些杂志的投稿方式。

 年后陈维民就把自己所写的诗歌、小说,往各个杂志上投稿。

 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终会有回报,没想到陈维民所写的中篇小说竟然被《十月》杂志选中了。

 估计这一次,陈维民转正有希望了。

 “民子,别骄傲,还要继续努力。将来你要是能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或者拿个奖什么的,那你可就厉害了。”

 松江河林业局有几个笔杆子很厉害的人。

 其中一位叫朱春雨,因为写作出名了,被特招入伍,去部队从事写作了。

 另一位叫隋洪润,曾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文章,现在是局办公室主任。

 陈维民酷爱写作,这俩人的事情他早就知道。

 盛希平以《人民文学》为目标,来鼓励陈维民,就是希望陈维民能以这两人为榜样,坚持写作。

 说起来,这个年月但凡出点儿名的作家,生活都是不错的。

 反正现在陈维民有局里给的补贴,还有学校发的工资,生活上不用发愁,追求更高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以。

 “嗯,我知道了,希平哥,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听了盛希平的话,陈维民眼前一亮,重重点头。

 “那啥,希平哥,我先回家了啊,家里还等我吃饭呢。

 我就是刚接到杂志和信,太高兴了,就想着先过来跟你说一声儿。”

 兴奋劲儿稍微一过,陈维民这才意识到,他耽误盛家人吃饭了。于是赶忙告辞,急匆匆离去。

 “多好个小伙子啊,这要是身体健康的话,保不齐也跟咱家老二老三他们一起,都参加高考,出去上大学了。

 再不然,也招工上班,该娶媳妇了。”

 看着陈维民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淑珍忍不住感慨道。

 “妈,人各有命。

 维民要是身体健康,可能他也跟别人一样,成天调皮捣蛋光去玩了,不会下那么多苦功夫在读书写作上。

 要是他身体健康,应该也跟我们一样上山下乡当知青,在知青队干活,然后招工。

 那样,可就没有现在这个作家陈维民了。”

 所以才说,祸福相依,这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情,有意外,才有转机。

 “话是这么说,可民子岁数不小了,到现在还没个对象。

 你陈婶子经常在我跟前儿念叨,一提起这事儿就哭。”

 张淑珍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母亲来说,在意的从来不是儿子会有多大成就。

 她们的愿望,只是孩子能健健康康,一生平安。

 “妈,你放心吧,民子将来肯定能说上媳妇的。

 将来他成了咱局出名的大作家,有工作有地位,你看有没有姑娘喜欢他?”

 上辈子陈维民可是娶了个身体健康还很漂亮的媳妇呢,所以这些完全不用操心。

 虽然张淑珍不太相信儿子的说法,可也没再纠结这些。

 一家人很快吃完了饭收拾下去,然后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抓紧时间看书复习。

 她俩过一阵子就要中考了,关键时期,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爸,我想进山去找花花,有点儿不太放心它。”

 盛希平心里惦记着花花,有点儿放心不下,就怕花花出什么意外。

 “你去哪儿找它啊?有目标么?

 这周围都是大林子,它往林子里一钻,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一躲,你上哪儿找去啊?

 这时候不像冬天,还能顺着脚踪去追,咱家那狗都怕它,也不可能领你去找虎啊。”

 盛连成吧嗒一口烟,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