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 作品

第44章 兵器、甲胄和马匹


 “汤隆兄弟,这剑打造的真好!”

 王烨夸人的言辞有些匮乏,但是对汤隆这种实诚汉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汤隆挠了挠头,笑了笑,对现在的生活,汤隆是很满意的,原本俺是不喜欢打铁的~

 正常人,谁喜欢打铁啊?!

 但是架不住这个寨主是懂技术的,给的太多了~

 不是!

 首先这个工坊很神奇,俺喜欢,各种各样的配置很齐全,比如碳,炼成了焦炭,温度更高,打造武器的时候就很顺手,很舒服···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里除了神臂弩、常规武器、步人甲等甲胄制作之法,还有陌刀打造之法啊!

 要知道唐朝那么出名的陌刀,因为五代十国战乱不休,已经快失传了,朝廷那里或许有锻造之法,不过《武经总要》没编,民间大体是失传了的,这里竟然有啊!

 而且跟这个寨主,你还可以讨论覆土淬火、包钢法、折叠锻造这些专业的东西,说的头头是道的,还有流水线生产这种技艺,虽然方法老早就有,但是没寨主总结的到位,听听这名字起的,一看就是专业的,想找一个能跟你聊这些的老大可太难了!

 “寨主,您安排的给孙安头领还有杜壆头领打造的武器,已经打造好了,其他头领的武器和专门盔甲的话,还在做,当然这武器打造快,盔甲制作确实耗时较长。”

 “不过俺觉着这盔甲万不能做的太好看、精致,步人甲已经是顶好的盔甲了,咱用上好镔铁细细打磨就好,内衬用上等犀牛皮去做,再加一层丝绸内衬用于防流矢,规制、样式上万不可出挑。”

 “上了战场,头领的武器比如杜老大的蛇矛本就特别,然后盔甲再特别了,不是告诉对面八牛弩、神臂弩往这射嘛,所以这一般样式的步人甲,最好。”

 “嗯,汤兄说的甚是,不愧是多年行伍出身!”王烨赞叹道,专业的事情就要听专业的人的建议。

 汤隆应该是山寨头领中对真正战场了解最多的那个了,本就祖辈以打造军器为生,父亲还曾任延安府知寨官,也可以算作世代西军了。

 西军是个地理上很宽的概念,延安府就是西军一部分,自然是有见识的,王烨常往这【锻冶厂】跑,自然也不单单是为了夸几句汤隆手艺好的。

 汤隆很高兴,你要这么聊天,俺汤隆就要再多说几句了,

 “咱大宋无论是对西夏,还是对辽,都是面对骑兵多些,所以咱们大宋军队基本上用长刀和弓弩多些,最夸张的指挥,弩手能占到七成,面对骑兵,主要还是靠重甲、强弩、长兵刃组成军阵来打,俺觉着咱现在也可以日常练西军的军阵,寨主那队列训练是极好的,稍加变动,就是这极为严整的军阵了。”

 其实俺汤隆也是可以聊聊这军阵训练的。

 “汤兄大才,若不是这武器装备也极重要,也是要请汤兄去训练一下咱山寨精壮的。”王烨说道,这话倒是说的真心实意,汤隆应该是山寨中在军队呆的时间最长的,很多事情的经验都可以借鉴,而山寨其他头领,各有各的本事,但是在真正军阵上的本事是不比汤隆经验丰富的。

 事实上重甲、长兵刃、弩弓不仅是西军的选择,也是大宋大部分军队的选择,这套配备只能说,从理论上来讲,打骑兵是没有问题的,把敌人消灭在路上的大方向也是正确的,就是实际操作的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有可能,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套军事体系本身的合理性。

 “寨主客气了,俺哪有多少本事,咱军师就是有大才的,训练也是极为妥当的,俺这也就是二把刀本事,哪里就能训练新军了。”

 汤隆也是知道自己的,在西军不过是见得多了些,哪里就能真去做将主了?!

 “不过俺有个姑舅兄弟···”

 “贤兄弟自然是有大才的,不过咱们就是个小山寨,小打小闹的,汤隆兄弟回头多跟军师亲近亲近,咱们自己折腾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