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见过将主(第2页)

 好像方腊手底下的能打的没有收罗到几个啊,难不成方腊那厮有天命在身?

 ··· ···

 不提王烨的思绪跑的没边,这一群新头领聊来聊去,终于也发现了天上的不对劲。

 到底马麟作为新头领中的“老人”,开口问道,“寨主,这金雕跟游隼是不是有矛盾?”

 “嗯,金雕是被游隼给擒下的,算是结了仇了,我不在他们就打架。”王烨也是发愁,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头疼。

 “啊~”马麟也是没辙,没劝过这种架啊。

 一群人纷纷发表看法,然而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不能同心协力,彼此内耗,不如杀了金雕!”韩世忠说道。

 场面一静,这人真狠!

 王烨看向韩世忠,你这一开口就全场沉默,你就是那种聊天终结者吧~

 不得不说,这话说的是极有道理的。

 自己不能搁这跟几只鸟较劲啊,那么多事呢。

 ··· ···

 一行人下了汉拿山,作为本地地主,王烨打算领着他们到山寨各处逛逛,认识一下山寨各处头领,这就是地主之谊。

 到底是没把金雕弄死,而是先让他们到珍岛附近无人岛安家。

 济州岛如今的变化极大,这一圈下来,王烨也有些感慨,不过十余天功夫,又大不一样了,人烟更盛,日新月异大略就是如此了。

 赵鼎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自然不是瞎忙,十几个流动村长,专门负责百姓来了之后的安置,就像这次到的接近两万的百姓,村长负责每家分房,分配物资,登记,借据,分田~

 一两日的功夫就能安定下来,极为高效率~

 然后等安定下来,自有这村中自己选出村长。

 大宋大略是叫保正,这里就是村长,王烨习惯这个称呼,这就叫村长。

 而在这安置之所,王烨看到了一个不是很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赵鼎!

 “赵知州如何得闲,亲自安置百姓?”王烨问道,有些打趣的味道,跟赵鼎,王烨相处的极为轻松,这是有着共同理想的人,也不迂直,能开玩笑的读书人。

 “寨主!”

 “见过诸位好汉!”

 赵鼎对这群新上山的头领,自然是不会失礼的,虽然王烨一直在弱化山寨头领的概念,从来没有排过交椅,但是到底是从山寨过来的,所以这称呼就只能是诸位好汉了~

 而这群好汉确实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个书生气甚重,又有高官气度的赵鼎,只能拱手见礼。

 “见过赵知州!”

 “哈哈~”

 叙礼完毕,简单聊了几句,王烨也是明白了赵鼎为何在此。

 问题就出在这十几个村长身上。

 能做村长的多是曾经胥吏,甚至是发配到沙门岛的胥吏,都是老油条了,虽然有山寨救命之恩,又有山寨三令五申的军令,但是这自古官场也好,民间也罢,有了权力总是想谋些好处了。

 无论这权力大小!


 赵鼎在此,就是为了震慑,毕竟已经杀了一个过分的村长立威,剩下的还是别让他们犯错,真杀多了,这活就没人干了。

 王烨点了点头,这大概就是权力寻租了吧。

 军队的事情还没折腾完,这就又要开始进行反腐倡廉了吗?

 “主公莫要被赵知州唬住了,咱们这已经是好了很多了。”孙真从村中走出来,朗声说道。

 “孙先生说的是,寨主不必过于苛责,自古以来,皇权都是不下乡的,咱们从无到有建的清平世界,到底是不同的,各村村长虽说是自选,实际上也和山寨指派差不多的,收税,政策都是从济州岛直接到村的,没有滑吏下手的机会,可以说,这是自古以来前所未有之创举。”赵鼎笑了笑说道,倒是自己要求太高了,对比大宋上下官场,这济州岛简直世外桃源似的清平世界。

 “嗯,把山寨两税一役说清楚,就少了苛捐杂税生存的土壤,这税收如今试行,可有不妥处?”王烨问道,这三项税收,就是粮税,丁口税以及每年四十五天的劳役。

 “对灾民无不妥处,这已是天下少有,君贤臣明休养生息之时的低赋税了,劳役的时间也不长,就是有不妥,也是将来山寨财政收支上可能有不妥。”赵鼎说道。

 按照这税收标准,山寨养兵的压力极大。

 如果不是有自己的铁矿,梁山那边酒、盐、肥皂都是能挣钱的生意,再加上偶尔劫富济贫,这财政是不能持续的。

 不过打下罗州,倒是发了一笔横财,毕竟有钱人都跑了,家财可就都冲了山寨的公了。

 梁山寨主跟济州岛知州以及通判话题聊得甚是高端,让几位新上山的头领不敢插话。

 俺的娘来,这就是官家议政才能聊的事情了吧,怎么就在这小村口就聊上了~

 王烨自然也明白时间地点都不合适,顿了顿,开口说道,“虽说咱们还跟个草台班子似的,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得尽快做,就是关于山寨如今各军编制,赵兄已知之,还请赵兄和孙先生拟个条陈,定下正卒,辅兵,守备军等条例,从六月开始,咱们开始发饷!”

 “喏!”赵鼎、孙安拱手应道。

 无形装杯,最为致命!

 最起码王烨身后的马麟,王进,史进,山士奇,马灵,徐宁,韩世忠是被装到了。

 说是山贼土匪,已经给自家“喽喽”发军饷了?!

 这天下哪里有如此山贼?!

 将受了刺激的几位新头领送到济州城内安置,自有专门的房间在这,王烨没有等着晚上的接风宴,而是来到济州岛北面码头。

 王烨看着眼前的阮小五,扈成,有些感慨,虽无赫赫之功,但实际上这段时间最辛苦的是海军,尤其阮小五领的海军一营。

 “五哥,今日到底天色不早了,不若歇息一日,明天再走。”

 “寨主,这五六月天气,东西南北风都有,今天晚上南风正好,夏季也黑的晚,只要避开这半岛西边那块礁石区域,一路无碍,就是天色晚,也可顺风行两三百里。”

 阮小二想到路上死去的灾民,直接就扔进了大海,心中有些郁郁,顿了顿,“几十万百姓等着转运,早一天,就能早一天种下粮食,等咱们济州岛安定下来,再好好歇息不持。”

 “嗯~”

 送走了海军两营,王烨朝着骑兵营走去,灾民中最早一批传承燕云骑的终于到了。

 “见过将主!”

 “嗯~”

 拼拼凑凑,又是标准的五百燕云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