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名府(八)


 景福宫内,赵官家居中自坐,龙椅前的地面上,有瓷器碎片,那是赵官家最喜欢的钧窑釉,喻为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

 可见真的是怒极!

 只是在场一共五个人,除了杨戬脑门上被砸了个包,心中惶恐难安之外,另外三个是不太怕的。

 一个是蔡京,以仆射为太、少宰,自称公相,活着的鲁国公;

 一个是童贯,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江湖人称媪相(ao)。

 还有一个唤作蔡攸( you),蔡京之子,官位倒是不显,不过是枢密直学士,再加龙图阁学土兼侍读,提举上清宝箓官、秘书省两街道录院、礼制局。

 但架不住人跟赵官家玩的好,那是真朋友,关系很到位的。而他作为蔡京儿子,但是与父亲已然不合,也是神异。

 所以绕了一圈,挨揍的就是杨戬,毕竟他是无根人,就是再类比梁师成做内相,那也是天子家奴,身份上不一样的。

 蔡京坐着,童贯站着,蔡攸也站着,倒不是蔡京拿大,实在是年纪大了,这般刚睡下就被紧急诏进宫中,身体上有些扛不住。

 “无能,废物,都该诛九族!”赵官家兀自咒骂不休。

 毕竟那是大名府,大宋北京啊~

 北京的重要性,在场所有人自然知道,难听点说,如果大名府就这么丢了,只大名府钱粮兵器损失倒是还好,主要是大宋北面防线的损坏,严重点说,如果王家小儿勾结辽国,大宋河北糜烂甚至亡国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亡国之祸还只是可能,诛九族的话可不能乱说。

 你要是诛王家小儿九族还好,毕竟人家韩家家大业大的,跟老夫没啥关系,但是你这又是无能,又是废物的,想来是要诛梁世杰那孩子。

 那是老夫女婿啊,妻族是九族之内啊,就是老夫生活奢华了些,也不能无端就被株连了吧。

 看了看蔡攸,这孩子竟然还没有反应过来,只一味陪笑,端的是虎父犬子~

 “官家息怒!”蔡京叉手道。

 童贯也道,“官家且息怒,老臣请命提精兵,收服北京!”

 童贯作为大宋如今奸臣圈中最能打的,自然要请战,只提收服北京,不提剿灭梁山贼寇,自然也是童贯自己的判断。

 “官家莫要气坏了身体。”蔡攸道,也是觉得自己不说些啥不合适。

 赵官家暂息雷霆之怒,也是明白,发怒解决不了问题,看向童贯。

 “卿家可能剿灭梁山王伦?”

 在王伦二字上,端的是咬得紧,恨的牙痒痒也是有的。

 那韩家以前就弄出个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出来,如今这王伦,哼!

 童贯沉默片刻,略微组织下语言,“复官家:不敢虚言,臣无万全把握。若领西军精锐十万,臣或能赶贼寇出梁山泊,最差也能围困贼寇,不使王贼祸乱四方~”

 “十万西军精锐,不能灭贼吗?”赵官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

 童贯自然也是做过功课的,拿出一张奏折,“官家,这是臣与西军宿将刘延庆、种师道等宿将议过的,其中有梁山地形图。”

 杨戬连忙接过,转给赵官家。

 童贯继续道:“臣自溃兵那里核实过,梁山关墙宽不过百丈,长不过百六十丈,而且一年内只有冬春枯水时节有路,大军铺展不开。高太尉战败,非是士卒不用命,也非是将领少谋,这般地利,谁来攻,大略都是如此。如用水军,那刘梦龙也算是水军中佼佼者,也是战败,梁山不是不能剿,只是代价极大,需水陆并进,拿数万精锐敢战士卒用命去拼。”

 此处只有五个人,所以很多时候说话,就可以说实话了,赵官家深夜召集这么几个人来,也是为了听真话的。

 自从杨戬传了皇城司的消息,赵佶就明白,梁山泊已经是个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了。

 “数万精锐,已经是动摇国本了。”蔡京道。

 阵亡人是需要抚恤的,无论是什么强横的王朝,损失数万精锐都是很严重的事情,自从募兵制开始,大略五十百姓养一兵,才不影响国立民生。

 而且,西军是能随便抽调的吗?对面西夏不管了吗?

 “这就是高俅送你一箱南珠的回报?”

 赵官家看着童贯,口出虎狼之辞。

 大名府这种大事,并不是皇城司主营业务,亲近重臣之间的往来才是。

 童贯下跪:“臣惶恐,臣知罪!”

 大殿之内,一时寂静。

 赵官家沉默半晌,终归是开口说道,“权且记下,先说这大名府当如何?”

 板子高高举起,最终轻轻落下,不然呢?

 现在这节骨眼再闹一个肃贪清风的事情出来?

 童贯道:“复陛下,老臣愚见,发精锐,威逼梁山贼寇弃城而走为宜。”


 “只是威逼?”

 梁山贼寇在梁山泊不好打,在大名府还不能打?

 “只是威逼。”

 赵官家看着童贯,童贯跪在地上看着赵官家,有些无礼,又莫名的有几分忠肝义胆来。

 “蔡卿,如之奈何?”赵官家转头去看蔡京,这位有本事又好奢华的大宋公相。

 “陛下,且容臣絮叨几句。”

 “卿,请言。”赵官家又坐下了。

 冲童贯看了眼,童贯这才起身。

 “先说这梁山泊,当是有六军正军,原本一军应当在五六千规模,后来扩了兵。只高太尉征讨梁山之时,止有三军在梁山,听番号当是左军、右军、近卫。”

 赵官家微微皱眉,高俅领的正兵也有七万,打不得两万兵吗?

 果然没用!

 童贯也是皱眉,问道:“贼寇之中,有精锐,有寻常士卒才是常理,这左军右军如何?”

 “这几军哪支精锐说不分明,只那骑兵甚是骁勇,步兵中,当是有一支千人规模的部队,以汉末精锐营陷阵为名,正面作战,击破高太尉大军的,就是这支部队,此部当是真正精锐之师。”

 “只是那几支步兵也不能小瞧,梁山军自那寨主政和二年四月云游回到梁山,便定下抚恤规矩,一人百两白银。”

 蔡相似乎人老糊涂了,话题突然转的奇怪。

 童贯皱眉:“百两?”

 赵官家没有概念,童贯是明白的,这个可是有些高了。

 “梁山此前未曾攻州破府,未曾大肆搜刮钱财,还收拢了许多灾民,武备精良。财政上怎样且不说,连番大战必然是没有大规模减员的,不然兑现不了这百两白银的抚恤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