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刘敏刘智伯(第2页)

 “所以补给方便,兵士集结也方便。”李资谦道。

 场面一时有些寂静,这就是小国的悲哀,南北不多千多里,动不动的人家就能打到你都城门口。

 “国丈到底是如何想的?”王俣皱眉问道,一语双关甚至三关。

 李资谦沉默片刻,跪倒在地,“老臣或许有些跋扈,想着做个权臣,可老臣从来不曾想过做亡国之臣!”

 王俣一愣,这国丈平日里就是个心思深重的,今日怎的这般实诚?

 “广州确实是最适宜防守之处,如今高丽已经陆续征发动员军队十万,再有两军六卫,十五万大军还是有的。而北界边军,之前因为完颜阿骨打异动于来流河,北界边军不得不返回北方防线,如今既然确认完颜阿骨打是起兵反辽,咱们北疆安稳,即可抽调边军南下,先将海州那边的杜壆给撵下海。”李资谦说道。

 “国丈忠贞,且请起身。”王俣面色稍霁。

 “谢陛下。”李资谦起身。

 “那杜壆如何?”王俣问道。

 问的是拓俊京。

 拓俊京看了看李资谦,还是拱手道,“那杜壆乃是世间良将,武艺天下无双,为帅沉稳机敏,绝非易于之辈。”

 “比卿家武艺还好?”王俣问拓俊京,拓俊京王俣是知道的,武艺很好。

 拓俊京苦笑道,“若非末将机敏,已经被这杜壆斩了两次了,与他交战,主将最好离帅旗远一些。”

 后续拓俊京要主持广州方向防守,所以边军这边的指挥元帅,由朝廷这边指定,大概会是光州之战死里逃生的崔宏宰。

 毕竟高丽如今能指挥数万大军的元帅也已经是不多了。

 “人力终究有时而尽,还能有杀不死的人不成?”王字之皱眉说道。

 “末将曾埋伏过他两次,一次用替身,以弩箭伏之,结果被他用蛇矛把弩箭拨开,一合斩将夺旗。”

 “第二次用陷坑,被他宛如未卜先知般躲过,床弩也试过,没成,战场之上,他一旦冲锋,那梁山军也会拼命···”

 “俊京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到底不过一个人罢了。”李资谦皱眉说道。

 “是~”拓俊京躬身叉手道。

 李资谦拱手朝王俣,说道:“复陛下,战场交锋只是一部分,结束战争从来也不仅仅是正面战场上。”

 “大宋已经败了一次,短时内怕是已经无用。”王俣看了眼王字之。

 对于王字之的判断,王俣是信的。

 “除了大宋,还有其他呢~”

 “哦?”

 “··· ···”

 八月初八,王烨沿着洛东江逆流而上,路过伽(jia)倻(ye一声)山东,王烨暂停了队伍。

 拉着昌原知州,打马沿洛东江支流向东而去。

 行不过数里,来到一处荒原,面积不小,自东向西有甚是宽广,南北窄些,也有大约十五里,只是人烟寥寥,荒草凄凄。

 “舅舅。”王烨道。

 韩浩一愣,这一声称呼,还真是~

 你这让我怎么接?

 沉默片刻,回道:“怎么了?”

 没有称呼烨哥儿,那太近,有些尊卑不分。

 也没有称呼大都督,那太远,显得生分。


 索性不称呼了。

 “这地方地势平坦,正好建城。”王烨也不在意。

 韩浩略微沉吟,道:“沿着洛东江支流,离庆州有一百多里,确实适合建城。”

 “这座城池计划修建成庆尚道的经济行政中心,城墙暂时不用多高,但是城池要够大,咱们如今占着半岛,只靠海运一年只有半年合适,如果是陆上交通各处,还是要有座大城在这才方便。”王烨道。

 “嗯,甚善,这边组织人手,在此处建城,初步以为,可按照大名府规制建造,若是守城方便,可于东边山头立寨以为犄角···”

 “嗯,北面可以离着洛东江留些距离,我问过此地居民,他们说洛东江一直在往南来,恐怕是河道侵蚀的缘故,还是要预留出一段距离,后续如果需要护城河,再挖渠取水···”王烨补充道。

 王烨和韩浩就建城问题,做了简单的沟通,对于建城,王烨自然是懂得,都建造了好几个了。

 而韩浩也给了王烨惊喜,事实证明,大户人家子弟,如果不是长歪了,仔细培养,那真的是学识渊博,大半个时辰,就已经初步规划了城池建造方案,县衙,仓库,饮水,防御,城门等大体规划,甚至还拟定了初步规划。

 粗略核算出建城所需,以及如何后续通过城中房产,收回部分建城成本等问题。

 什么是人才?

 这就是!

 讨论到日落日山,就是韩浩再意犹未尽,王烨也要启程到尚州去了。

 江湖,总是要打打杀杀的。

 “舅舅,可有言语教我?”夕阳之下,王烨长身而立,端的是气度非凡。

 “有。”韩浩目光有些复杂。

 亲近是有的,血缘就是最大的联系纽带;敬佩也是有的,这世上原是有人真的能生而知之的。

 “还请舅舅教我。”王烨执礼甚恭。

 “两件事,第一件,你既然喊我舅舅,自然也明白,韩家是你母族,朝廷真诛九族的时候,这都是跑不掉的血亲。虽说君子之泽,三世而斩,韩家累世富贵,自然是有不成才的,只是韩家人口多,自然也有成才的,这高丽的州与大宋的县相差不大,韩家门生故吏众多,十几个县令还是能寻来的,品行能力不好的,自然不会送到你这丢人。”

 “既如此,还请舅舅帮忙,这些时日,外甥可是为了这些知县头疼,除了庆州、尚州,还有益山、群山,乃至清州、忠州、釜山,缺口有点大。”王烨挠头笑道。

 和韩家的全面合作,是和宗泽、许贯忠、杜老大都商量过得。

 王烨成事的速度太快,梁山的底蕴太浅,能做县令的人太少,想让打下的城池快速稳定,是时候发挥一下自身优势了。

 “十几个知县,问题不大。”韩浩笑道。

 只说知县,没有知州,而且也不是组建十几个县衙,这其中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沉默片刻,韩浩道。

 “第二件事,你要好好活着。”

 “那是自然,俺可惜命了。”王烨笑道。

 “对了,这是俺兄弟刘敏,刘智伯,还请舅舅给带带,学学建城,后面咱们要建造的城池不少,总是不能一直让舅舅这般辛苦的。”

 韩浩笑了,笑的甚是肆意,这才对啊,放监工都说的这般委婉,这才能做大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