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碾压局(第2页)

 没有管拓俊京的复杂脸色,朴景仁继续道。

 “如今梁山兵锋未老,杨州、开城俱无险可守,甚至就梁山这般水军,一支偏师直攻开城也是有可能的,这变数俊京倒是不能不防。”

 “梁山如今就如那下山猛虎,锐不可当,陛下决定暂避其锋是对的,待其兵势钝挫,再决胜负也挺好。只是必须想出来如何应对火药之法,才可与之为敌,当然,如果能弄到火药就更好了。”

 “而且也未必非得一家与梁山死磕,梁山崛起不仅落了赵宋官家的脸面,就是辽国、女真估计也不会多喜欢这个年轻且锋芒毕露的大都督,能合外部之力,封锁、合围梁山才是正经,尤其大宋,梁山如今还源源不断的从大宋运送百姓到济州岛,这才是症结所在···”

 “嘭!”

 火药爆炸声传来,朴景仁摇摇头,果然是地动山摇。

 “走吧,晚了就未必能走~”朴景仁看着拓俊京。

 拓俊京看着这位两鬓斑白的老将军,心中五味杂陈,当初尹帅(尹瓘)说朴景仁“言论劲直,有佐国之才。”如今管中窥豹,可见其大谋不谋之风采。

 这般能明见各国局势的,才是如今高丽最需要的人才。

 只是~

 咬了咬牙,拓俊京还是走了。

 战场很是嘈杂,朴景仁看着战场,分配着各路兵马,也就是在合适的时间下合适的命令。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命令,这种攻城战的套路所有人都懂,各将军、郎将也都是宿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自然是会的。

 只是朴景仁清楚,有时候不犯错误,不代表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嘭!”

 “嘭!”

 “嘭!”

 “嘭!”

 “嘭!”

 高丽在适应火药出现在战场上,梁山则在调整战场上的使用。

 比如这种多炸几个口子,就是最简单的用法。

 梁山和高丽似乎都在等这一刻,伴随着进军鼓,梁山大军前压。

 许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高丽大军虽然一时有些慌乱,但是很快稳了下来,来堵缺口。

 因为炸塌的城墙凹凸不平,所以战斗很容易变成混战,毕竟这种地形下,根本不可能列大型军阵。

 但是人吗,总是会进步的,比如开发一种新的阵型来适应这种巷战需要,而王烨知道的军阵不多,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鸳鸯阵。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敌方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xian),狼筅原本该是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然后成兵,王烨选择了本地相近竹子代替,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神臂弩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

 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

 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用神臂弩代替了火铳,今日第一次用于实战,倒是也不确定效果如何。

 照搬自然会有些不妥当,比如鸳鸯枕实际主要是用于应对倭寇,狼筅应对那种布衣武士刀的对手,自然极为好用,如果应对梁山陷阵营军阵试一下



 一头撞墙上,非头破血流不可。

 当然,鸳鸯阵能流传千古,自然有其道理,这实际是传统军阵中三才阵的变形,突出的就是一个以多打少,互为奥援。

 而军阵也好,战争也好,不就是讲究个以多打少,以强击弱吗~

 当然鸳鸯阵是不是好用,王烨如今也不好断言,毕竟如今的王烨有些忙。

 和拓俊京想的短兵相接不同,王烨选择了弓箭。

 就是欺负你高丽士卒铁甲不够多,披甲率不及十一,而拿着盾牌在面对这种近身战的时候,又很吃亏,那王烨自然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许多人对例无虚发只是感觉挺准的,可是在战场上,对高丽士卒来说这就是最恐怖的存在。

 王烨能做到一个呼吸一箭,在有必要的时候,比如现在,还可以更快一些,虽然可能混元一气棍扫过去的速度可能更快,但是弓箭相对更安全一些,而且也持久。

 如今的王烨大概可以在一百多步的距离保持不错的命中率,而这个距离已经免疫了大部分可能的威胁。

 当然不是能把敌人控制到一百步之外,而是这个射程可以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余地。

 毕竟王烨只要出现在战场上,那就是唐僧肉一般的存在。

 无论是八牛弩还是投石机亦或者说精锐的小股部队,想杀王烨的人一直很多。

 而王烨想保持不错的射界,自然也在别人的射界内。

 王烨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他身边不仅护卫多,而且还强,尤其王石头和李天锡,无论是武艺还是战场经验,都是极为丰富的,身后还有一群人均杜迁的狼骑。

 那王烨会害怕包围、亦或者被群殴吗?

 现在的情况是王烨带着一群人群殴别人的好吗。

 陌刀营都已经突进了城内,拓俊京准备的钩锁挠钩强弩药箭这些,还没有发挥,就已经被王烨破解了。

 王烨毕竟就只有一个人,但是城墙的口子有接近十个,多点突破的情况下,抵抗的意志为无限弱化,毕竟谁都不知道哪个点就破了,然后自己就被前后夹击,然后莫名其妙死于身后的弩箭。

 所以这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拓俊京和朴景仁预想的那般有来有回。

 而是~

 碾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