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张觉(第2页)

 而把视野放宏观一点,就是辽国整个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没办法,立国近二百年,契丹的贵族太多了,而且享受统治阶级红利也太久了。

 辽国的幅员辽阔,但是大部分都是苦寒之地,真正的膏腴之地就在燕云,整个统治区域的产出总共的就那么些,契丹贵族或者说契丹族占的多了,自然统治下的其他族裔就得到得少了。

 女真反叛,建立金国,不就是辽国压迫太过,然后人家忍不

了了吗?

 同样得,辽国的汉人日子过得也并不好。

 汉族人口第一,还给你那么高的权力地位吗?

 那这是契丹辽国,还是汉人辽国?

 如果给辽国治下百姓的身份地位排个序,那就是契丹族第一,和契丹关系最近的奚族第二,五十万规模的渤海人第三,汉族和其他等等族裔第四,女真第五,也是最后。

 如今人家排在最后面的那个掀桌子不干了,那倒数第二的汉族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来日子过得就不咋地,现在就更是承受了不该承受的怀疑的异样眼光,所以眼前这人出现在王烨面前就合情合理了~

 吧?

 张觉。

 历史上也有个张觉,也写作张珏,是平州义丰人。在辽朝考中进士,官做至辽兴军节度副使。

 王烨知道这么个人,是因为了解过靖康年历史的人,大概都对这个人有印象,先是叛辽归金,然后是叛金归宋,在那段特殊的时间内,反复横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关键是死法,被大宋皇帝背刺,王安中杀了张觉,人头送给了金国,怂的很,而且影响极其恶劣,此处不细表。

 哦,对了,另外一个更有名的是郭药师,还没遇到咱们先不说。

 所以如果眼前这个平州来的,就是历史上的那个张觉,那此时来降,好像也说的过去。

 “将军能来投,属实是有些出乎俺预料了。”王烨道,说的过去归说的过去,但是也就是说的过去罢了,王烨就差把不太信任兄弟你的意思写在脸上了。

 张觉以头抢地,这可真的是大礼了。

 “将军不用多礼,只是辽国如今依旧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将军来投,我家王爷难免有些疑虑。”李助笑道。

 这才是正常的,要是人家一来投,这边就欣喜若狂的,然后跟二杆子似的接受,人家才该怀疑自我选择是否正确了。

 张觉直起上身,抱拳道:“这旬日的战斗,梁山大军以少胜多,已经证明了梁山大军果然天下精锐,不可战胜。”

 实际上,这数日的战斗,王烨带领的都是从济州岛新调过来的燕云骑,一是为了骚扰,二也是为了练兵。

 只是就这一个练兵的动作,已经打的辽国军队不要不要的了。

 王烨点点头,如果是管中窥豹,看到梁山的战斗力,然后不看好辽国的前途,想着改换门庭,也是有可能的。

 “小人也是知道,梁山大军还有具装铁骑未曾出战,如今大略是训练新的骑兵,所以···所以小人来投梁山,还望寨主收留。”张觉补充道。

 打不过就加入吗,不丢人。

 而且投的是梁山,称呼的是寨主,这不是失礼,而是投降王烨不是投降大宋的意思。

 “不知有多少兄弟愿意跟着将军来投?”王烨问道。

 张觉不是一个人来投,他是一群想投降的人的代表。

 “小人麾下,多为平州乡邻,平日受酷吏盘剥,均愿拨乱反正,投奔将军。”张觉道。

 王烨继续点头,与李助对视一眼,李助知道自己该说话了。

 李助上前,扶起了张觉,“将军此番大义,我等铭感于心~”

 话锋一转,李助叹道:“只可惜连累了将军家眷。”

 张觉一愣,心知生死攸关的时候来了。

 是的呀,领兵大将,质子在朝是传统,张觉算不得大将,人家也没个正经国都养着你儿子,但一指挥的部队家眷也不能让你一直带在身边吧。

 所以你这就这么公然降了?

 还说要做内应击败辽国偏师?

 如何能取信于人?

 是诈降还是真降,谁说的好?

 “不敢瞒寨主、军师,出征之前,小人已有布置,我部家眷已多引迹藏行,分散到辽阳府附近山上了···”

 王烨:“···”

 李助:“···”

 所以你未雨绸缪的这波操作,他么是在大气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