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得加钱(第2页)

 “所以~”

 “得加钱!”

 兀颜光忽略了王烨的那堆废话,只问:“加多少?”

 “我要辽阳府、沈州,然后从沈州往南到海边,西边也不说到辽河了,便到浑河吧。”王烨道。


 “如此,咱们还是战场上见吧,告辞!”兀颜光滕的站起。

 “慢走,不送。”王烨依旧面带微笑。

 而且说不送,就不送,连起身都是没有起身的。

 兀颜光深深的看了眼王烨,然后便真的走了。

 ··· ···

 “所以我要价高了吗?”王烨问李助和杜老大。

 “倒是也不高,就是辽阳府是辽国东京,人家有五京的,给你一个,变成四京了,说出去不太好听。”李助笑道。

 确实要价不高,要知道辽东半岛本来就是梁山的了,然后辽东半岛往北是大家都不要的长白山脉,那地方是大虫的,自然也不存在辽国给不给的。

 所以王烨不过是从辰州往北,南北长不过三百五十里,东西宽平均不过二十里的狭长区域罢了。

 哪里多了,是吧~

 “这谈判,许我要的,许他还的,是吧。这生意还没谈好呢,就掀桌子走了,真不讲理。”王烨有点委屈。

 “恩恩~”杜老大点头

 “哈哈~”李助大笑。

 一阵笑闹,话题还是要回归正题的。

 “这兀颜光倒是以使节的幌子打探军情多些,不理他,且说如今金国出三万匹马,要辽国皇帝的脑袋,如何处理?”杜老大皱眉问道。

 “天祚帝的人头可不止这个价,这个做不了。”王烨摇头道。

 “那进攻辽国大军,然后对半分战利品呢?”李助问道。

 人家提第一个建议,就是提下,第二个才是人家真正想做的。

 “辽国是衰弱的狼,金国是正在长大的虎,我倒是不建议咱们去助他们。”杜老大对进攻辽国没意见,但是对帮金国有意见。

 “如今还是辽国最强,辽国才是现阶段最大的敌人。”李助道,这就是提出不同的意见了,辽国就是真成了虎,也能处理的。

 “就是因为辽国看上去最强大,所以大家才研究着怎么组团打他?前日咱们的官家,再次接见了马植,已经大略传出风声来,想来官家已经开始准备海上之盟了,就是联系金国,共同攻伐辽国~”王烨道,心中有些感慨,这就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往前吗~

 马植,名字很多,先是改姓李,名良嗣,后又因为徽宗赞赏他的投靠,赐以国姓,更名为赵良嗣。

 反正就是这么个人,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海上之盟的进行,间接或者说直接导致了靖康之变的发生。

 只是这人大概是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出使辽国的时候,马植主动的找上门的。

 其人本为辽朝大族,官至光禄卿,史书上记载是因为觉得,天祚帝昏庸暴虐,政治**,民不聊生,外加女真族的崛起给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觉得辽前途灰暗,危在旦夕,便有了投靠归顺宋朝的想法。

 而金国1115年初立国,然后屡战屡胜,打的辽国一副亡国的样子,然后才有这联金伐辽的事情。

 然后大概是公元1118年,这事才真的通过登州到辽东的海上交通,进行正是的盟约商定,这就是所谓的海上之盟。

 所以这大概就是梁山加入辽东局势之后,辽国的处境更不妙了,然后宋国官家和朝廷下定决心要趁势取燕云十六州,然后果断的加快了进度~

 对于改变历史进程,王烨的态度是无所谓,毕竟如果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自己折腾这些干什么?

 先知先觉?

 以前有用,以后就不用了。

 “如今,这辽东愈发热闹了~”李助摇头道。

 这就是自己的不足了,烨哥儿总是能见微知着,一些小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来这天下大势来,但是自己就不成了。

 官家召见马植,现在得叫赵良嗣了,这事自己也知道,但是就没有这方面的判断。

 “那就快刀斩乱麻,对手都弄死,辽东就是我们的。”杜老大的思路简单、直接、正确。

 “二哥说的对,无论辽或者金,对咱们都是敌人,所以得想办法让他们打的热闹些,但是也不能让辽国真这么败了。几十万部队的溃败,缴获会让金国一波肥,所以这中间的尺度就很难把握,不过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新的思路,或许能成。”

 “什么思路?”

 “渤海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