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高丽与女真(第2页)

 “嗯~”王烨点点头,这种大事业,肯定是要做准备的,打下一块大大的土地也是准备的一种。

 ······

 过年很忙,王烨更忙。

 因为李俊的坚持,王烨临时更改了一些梁山的战略,日本那边北海道是一时半会打不下了,于是压力就给到了孙安和郝思文这边。

 王烨也没说啥,就是问了一下孙安,高丽残余好不好打?能不能打下来?

 然后~

 孙安就生气了。


 都没回来述职,腊月十一,下交州;

 腊月十三,夜攻高丽东界安边都护府,当夜破城;

 腊月十六,兵临宜州城下,守军不战而降······

 在金富轼还在东京商量投降事宜的时候,孙安快把高丽残余给灭了。

 这也就是梁山有游隼,王烨叫停了孙安,同时给东京去信。

 不然的话,人朝廷还研究按照什么规格招降呢,结果你这突然打下来算什么回事。

 在孙安在宜州休整的时候,东京城内高丽投降的事情,速度陡然加快。

 高丽王俣封齐国公···

 后续他们怎么安排大礼仪,怎么告慰列祖列宗的,王烨就没有关注了。

 年前能彻底解决高丽问题,对梁山来说也是好事。

 只是这年就有些人要出差了,萧嘉穗便去了半岛东北,主持整个高丽半岛的接收与布防事宜。

 人都投降了,就不要让王烨再去亲自走个过场了,万一碰上几个想殉国的,或者想吐王烨一口唾沫的犟骨头,那也麻烦。

 高丽一波君臣直接打包送到东京,那对梁山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实际上这也是高丽招降这么慢的一个原因,毕竟他不是王俣自己一个人,比如李资谦,人也想给自己封个候什么的,好保证自己的地位不是。

 所以那么多的扯皮倒灶,在孙安大军的攻势下,都成了笑话。

 你们怎么扯是你们的事情,现在我们只要一个完整的高丽。

 跟着萧嘉穗去的,还有李助。

 这是李助强烈要求的,王烨没有拒绝。

 不是因为李助是大哥,而是剩下的三十多万的高丽百姓,跟梁山有仇的太多,李助需要先去做个简单的处理。

 不能说你心中没有怨气我就信不是。

 这些可不仅是原本高丽高官贵族的后人,便是那些百姓,原本也多是有产有业的富裕人家。

 总结来说能跟着王俣一路逃难的,基本就是原高丽的既得利益者,这么一群人。

 留着也是祸害,弄死也不合适,李助去处理的整体思路,就是让这群人尽量弄到大宋去。

 把麻烦弄到别人那里,自己就不麻烦了。

 至于朝廷是怎么厚待还是亏待这么一群人,梁山上下就不管了。

 孙安的行为,自然的就刺激到了另外一个人,郝思文。

 郝思文本是个成熟稳重的,讲道理不是个争功的人,问题是~

 孙安这事做的不太讲道理啊!

 原本高丽残余或者说逃亡政府,跑到高丽半岛东北角,高州、咸兴这一块,因为小白山脉的阻隔,大概只有两条路能过去,一个是孙安走的,另外一个就是从小白山脉中过去。

 郝思文负责的这一路,不仅仅是防御和进攻,也是一步步的道路营寨建设以及初步开发,以方便后续的军民安置与地方卫戍工作的安排。

 结果孙安···

 这事就很难办。

 不怪郝思文难办,是天辉军上下都难办。

 谁做都统制,能只顾自己?

 人一多,个人的想法就要紧着全军的想法考虑了。

 高丽已是冢中枯骨,拿下也不算什么功劳,咱们继续往北打。

 郝思文只能这么跟天辉军上下一个交代。

 高丽半岛北面是山,地广人稀,基本没什么人,只要你想要,那打下来的地盘基本上都是你的。

 但是基本上没人,不是真的没人。

 这里还有一群人,女真。

 准确的说,是生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