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初谈朝政


 李青总算明白为什么朱元璋要见他了,都是这群文人的过度解读。

 不得不说,他们是懂阅读理解的!

 妈的,自己算是被这群狗日的坑了……李青叹了口气,苦笑道:“娘娘,这些您信吗?”

 马皇后轻笑道,“本宫信不信不重要,皇上信不信亦不重要,重要的是京城的文人士子、翰林学士都这么以为。”

 李青默然,“求娘娘教我。”

 “本宫教不了你。”马皇后摇头,“这首词是你作的,最终的解释权在你这儿,给你看这些,就是为了让你有个心理准备,至于如何应对,就看你自己的了。”

 “呼~”李青点头,“谢娘娘告诉臣这些。”

 马皇后见他很快恢复镇定,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笑问:“可以针灸吗?”

 “可以。”

 ……

 两刻钟后,李青收回银针,退出乾清宫。

 “你可算是出来了。”毛骧拉住李青就往御书房走,“皇上已经下朝好一会儿了,等下老实回话,莫要随意攀扯。”

 “……明白!”

 李青无奈点头,心中吐槽:这还没怎么样呢,你就开始甩锅啦?

 御书房。

 得到允准,两人联袂走进大殿。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太子千岁。”

 “平身。”朱元璋放下奏折,看向毛骧,“那位李先生呢?”

 “回皇上,臣已将李先生带来。”毛骧恭敬回道,“那首词的作者,正是微臣属下的李青李千户。”

 朱元璋一怔,太子朱标也是大感诧异,一同看向李青。

 李青硬着头皮跨前一步,拱手道:“回皇上,指挥使大人说的是,臣就是那首词的创作者。”

 “李青。”太子朱标抢先‘发难’,“且不说你的那首诗词如何,单论你以诗词暗喻影射朝廷,也是大罪一条,你可知罪?”

 “我……”李青本能的想喊冤,突然想起马皇后的话,到嘴边话又给咽了下去,撩袍拜道,“臣知罪,臣惶恐。”

 他知道,朱标这是在帮他,把一道辩论题,直接改成了选择题。

 同时也明白,此刻若是再狡辩,非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朱元璋反感。

 正如马皇后所说,皇上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李青自问即便他浑身是嘴,也辩不过那群饱读诗书之人,于是索性承认下来。

 朱标见他如此上道,嘴角泛起一抹笑意,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这才不咸不淡道:“李先生说,可怜总被腰肢误,可否说说这个‘腰肢’所指的什么?”

 “臣惶恐。”李青恭声道,“臣是锦衣卫,无权对朝政指手画脚。”

 “你已经指手画脚了!”

 朱元璋语气突然严厉,帝王气势轰然爆发,小黄门、侍女噤若寒蝉,尽皆下跪。

 毛骧也下跪请罪,“臣御下不严,请皇上降罪。”

 “不关你事。”朱元璋摆了摆手,直勾勾的看着李青,“明白回话。”

 李青深吸一口气,正面回答:“臣以为遇到问题,要做的是处理问题,而不仅是只处理有问题的人。

 正如空纸盖印,掌印官员欺君罔上、罪无可恕,但杀了他们并没有解决问题,若不改制,以后仍会有此类事情发生。”

 “李青!”

 “你闭嘴。”朱元璋瞪了儿子一眼,回头看向李青,“继续说。”

 见老朱并未动怒,李青稍稍松了口气,只要给自己说话的机会就好,“皇上,依臣愚见,朝廷应当再成立一个机构,专门负责账目明细。

 把地方的账和户部要对的账,聚拢在这个部门,由他们负责收账、进行校对。

 这一来,也省的地方官员来回跑了,节省下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实事。”

 李青解释道,“多了一个第三方机构,也会很大程度上避免徇私舞弊,更为公正。”

 “这个朝廷已经在做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朱元璋淡淡道,“不要以为就你自己聪明。”

 李青呆了呆,旋即叹服道,“皇上圣明。”

 “少打马虎眼。”朱元璋根本不吃这套,“你不是挺能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