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花怒放(第2页)

 在这种种条件限制下,瓦剌永远统一不了草原。”

 朱见深皱了皱眉,狐疑道:“那若是瓦剌将玉玺交出去呢?”

 “不会!”李青摇头,“瓦剌一旦交出去,不管落在

谁手里,都能立即拉起一支庞大队伍,草原一盘散沙,瓦剌都疲于应对,要是拧成一股绳,那他们离灭亡也没多远了。”

 朱见深笑笑,这个道理他自然明白,只是想捉弄一下李青,小小出口恶气。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朱见深一摊手:“没钱啊!”

 李青:“……”

 朱见深道:“若是用贸易援助,朕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们这一打仗,物资全都自己消耗了,大明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总不能白给他们吧?”

 不待李青说话,朱见深连忙补充道:“借,也是不行的,他们所需太多了,大概率还不起。”

 说一千,道一万,朱见深还是不想援助,因为这其中的确有风险,哪怕李青说的很有道理。

 就目前而言,瓦剌的纸面数据太夸张了!

 李青说的很透彻,朱见深也明白其中利害,但他不能不考虑决策失误后,给大明带来的损失。

 谁也不能保证,事态会按李青的剧本发展。

 未知的事,总是充满不确定性。

 朱见深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下来:“朕知道,爱卿也是一心为国,并无私心,但朕身为一国之君,要权衡利弊啊!

 朕体谅你,你也得体谅朕啊!”

 朱见深说的真心,李青也并没有生气。

 李青知道朱见深并不是在针对他,而是真的出于权衡利弊。

 无奈,李青只好提出折中之法。

 “那若是不用钱呢?”

 朱见深苦笑:“这其实并不只是钱的事,而是如今瓦剌真的太强了,爱卿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但这终究不是事实;

 你又如何断定,昔日统一不了草原的瓦剌,如今依旧不能呢?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何况过了这么多年?

 这…终究只是你一人之猜想,并不能证明什么,至少在朕看来,事情的两面性都有可能发生,那朕何以耗资弥巨呢?”

 李青哑然失笑,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不小看对手,乃上位者必备品质。”

 顿了顿,又道:“那如果……这个援助,也有利于大明呢?”

 “哦?怎么说?”

 李青吁了口气,道:“战后,瓦剌内部矛盾必然爆发,这点毋庸置疑,大明可以帮他们减轻矛盾,比如:去接收瓦剌难以管控的草原部落。”

 于谦眼前一亮,立即明白李青深意,赞道:“妙啊!甚妙!皇上,此策可行。”

 朱见深迟疑道:“这的确是个不错办法,可问题是……瓦剌愿意吗?”

 “肯定愿意。”李青道,“随着壮大,瓦剌已经支撑不起那么多人的口粮了,留着那些不稳定因素,反而是个祸害。”

 “嗯……”朱见深突然想到了什么,笑道,“那如果是这样……还是得往草原出兵,不然那么多人,怎么带回来?”

 李青点头:“是得出兵,但不是打仗。”

 不打仗也行,朕只要出兵……朱见深呵呵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儿早朝爱卿也来,这么大的事,朕也不好一言而定。”

 终于,可以借着由头培养自己势力了。

 朱见深心花怒放!

 头一次,看李青这么顺眼……

 ~

 出了宫,于谦欣然道:“先生这个法子,比直接援助要更好,也更能获得百官支持。”

 李青却是摇头:“并不然,其实最优解,依然是财力物力援助瓦剌,非我小看瓦剌,他们是真把握不住,这只是折中之法罢了。”

 于谦却不这么认为,他不好反驳,只是安慰道:“这样已是极好,既能一定程度上减轻瓦剌负担,还能利好大明,可谓是一举两得;

 先生若真执着于大力援助,皇上不会同意,百官也不会同意,便是李贤也要唱反调了,且国库的确不富裕,

 难以施行的策略,又有什么好可惜的呢?”

 李青轻叹:“暂时先这样吧,不过…后续若瓦剌真顶不住,那我可不管谁同意不同意了。”

 于谦听他这么说,立即紧张起来:“先生还是稳妥一些为好,当今皇上威势未成,百官也还未归心,而且……”

 李青轻轻摆手,说道:“大明利益高于一切!”

 “那也不能胡来啊!”于谦急了。

 “放心,我不会胡来。”李青笑着说。

 只是,这笑容落在于谦眼里,却觉得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