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仪式感 作品

第601章 冷锋的货物被劫(第2页)

 诸葛隆中现在已经加入到了冷锋的队伍之中,而且还是担任了要职。

 之前在京城的时候,冷锋就对诸葛隆表达过自己的志向,并且真诚的邀请他来洪山庄。当时诸葛隆中虽然对冷锋很是认同,但是对于洪山庄并不了解,更是不知道冷锋在洪山庄所做的事。

 就算诸葛隆中有做出一番事业,名留青史的志向,但是越是这样的人越会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诸葛卧龙情愿隐居于茅庐之中,也不会轻易出山的原因。

 后来刘皇叔三顾茅庐才将卧龙先生请出山,后人评价这事时都说是刘皇叔的一片赤诚之心打动了卧龙先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其实不然,真正的情况并非是因为刘皇叔的三顾茅庐,而是另有原因。

 卧龙先生是何等人物,岂会因为别人的三次亲自邀请就动心了。真正让他动心的是刘皇叔的身份,虽然当时刘皇叔的势力不算大,手中也没有多少兵马,但是他的身上却背有大义的名份。

 在当时那个时代,这种大义往往就是思想正确的象征,只要有了这份大义就可以吸引天下英雄豪杰来投。

 而且当时刘皇叔的手下已经汇聚了一些猛将,自己的仁义之名更是广为流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已经具备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这才是卧龙先生情愿出山辅佐的真正原因,再加上刘皇叔对他的态度,也让卧龙先生觉得这个天下可能没有比刘皇叔更尊重他的人了。

 诸葛隆中对于自家先祖是非常崇拜的,他也想效仿先祖那样,遇到一个明主,然后共同成就一番霸业。

 一开始他只是将冷锋当作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待,最后分别的时候,冷锋告诉他不久之后天下将要大乱,这和他的看法不谋而合。当时让诸葛隆中很是震惊,他知道冷锋很有才华,但是没有想到冷锋的大局观,以及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竟然比他还要强。

 诸葛隆中明白,自己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也没有冷锋这么清晰。

 他虽然已经预判到天下将乱,但是却没有冷锋说的这么彻底。而且他背靠诸葛世家,知道的事情也远非普人可比。

 当时的冷锋虽然颇具才名,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出身其实很普通,所知道的事情应该是远远不如自己的。

 冷锋和诸葛隆中聊起天下大事来,虽然在具体的细节方面不如他,但是对天下大势的走向,却比诸葛隆中要清晰。

 而且对一些关键之处的判断要更加的果决,比如说对于北方局势的看法,冷锋就对诸葛隆中说过,北方必将会落入蒙古人之手。金人不仅仅会失败,而且连祖地都会丢失,彻底沦为蒙古人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