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家的小王 作品

第213章 熟人也下手

 胖子的老婆就是那种农村妇女,胖胖的说话很腼腆。 

 一看见有人来了,急忙站起来给倒茶,可是看见小影的时候,这女人重重的把茶杯放在桌子上。 

 胖子抬一手就是一巴掌。 

 “操,你摔谁呢?” 

 “臭老娘们,这家轮到你做主了吗?滚出去,不然打死你。” 

 我没想到胖子在家里地位这么高啊,这媳妇太受气了吧。 

 胖子点燃了一根烟,把媳妇打出去,开始跟我们谈正经事了,做旧的东西,他家里有一套。 

 小影熟练的打了两个鸡蛋,把蛋清拿出来,用少量的油慢慢卸开。 

 看到这一步,我就知道小影绝对是大师的弟子,因为一般人不会这一手。 

 说白了,用蛋清和油往散了打会出现一种似水非水,似沫非沫的东西。 

 只要往纸上抹一下,那陈年老纸的味道就立马出来了。 

 以前的纸都带着毛边儿,哪怕上好的宣纸也是这个特点,可是用这种方法浸染过后,那纸上会散着一股油的味道。 

 就算是把专家叫来,也看不出这纸上的问题。 

 小影把纸张做旧,又拿出笔看着我。 

 “东子哥,你想要哪朝代的?” 

 我靠,这就是高手,想要哪个朝代的东西。 

 我犹豫了一下,这写的字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各有风格。 

 就比如汉唐时期以大体和简单为主。 

 唐朝的字都透露着一股豪迈的气势,哪怕李白的字找出来,也是那个德行。 

 放在今天来看,那就是没认真写。 

 可当时人家不这么认为,甚至觉得这是洒脱,就好比魏晋时期,大家崇尚于清谈。 

 聊的高兴了,甚至还要脱衣服,在众人面前跑来跑去。他们认为这是于天地之间的状态,实属正常。 

 到了宋朝,就稍微收敛一些,有一种中年人的感觉。 

 就比如米芾。 

 或者是赵孟頫,年轻时候写字都带着杀气,到了中年却都是以稳健刚毅著称。 

 元朝的字更扭捏,所以元朝的金石篆刻牛逼,但是书法家比较少,甚至没几个。 

 明朝就正常写了,清朝就更了不得了。 

 清朝的书法家多了去了,金石篆刻也是顶峰的存在。 

 “小影我也不想试探你的功夫,但是你能不能给我写一个明朝严嵩的字?” 

 没错,就是那个大贪官严嵩写的字。 

 严嵩最厉害的就是题的匾字迹饱满,铿锵有力。 

 “东子哥,你这嘴上说不难为我,可你这没少难为我呀。” 

 “严嵩的字最难写了。” 

 无所谓,你写就得了。 

 小影提起笔顿了顿,模仿严嵩的字迹,写了一副拜谒帖。 

 等写完了,用松针点燃的火,慢慢熏烤,墨干的很快,油渗的更快。 

 最重要的是松针上面有很厚的油脂,附着在纸张上面就是一层强有力的保护壳。 

 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等做旧结束后拿着茶泼上去,一尘不染,那就是顶峰造极。 

 小影把东西做好了,挂起来倒了一杯茶水,喝了一口,直接喷了上去。 

 胖子也想学要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