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墨客 作品

第678章 死马明的作用(第2页)

 就在第二天,平西王又收到了‘马明’的第二封飞鸽传书。 

 这封传书的信息对他颇为有用,原来马明献计说,如今敦煌城中守备松懈,只有五千兵马,建议直接绕过庭州直取敦煌,然后攻入内地。 

 而李天顺招募的这些民兵守城还行,打野战就不行了,别说他不敢追,就算敢追,也一定会被王爷的铁骑打得落花流水。 

 平西王大喜,认为马明还算干了件正经事,又经过与了凡巴图商议后,认为此计可行。 

 不过为了能继续牵制李天顺,他还是留下一万兵马,继续装做大军围城的样子。 

 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七万人马和了凡巴图的六万突厥军绕过庭州,向敦煌府而去。 

 见平西王和了凡巴图中了计,李天顺立刻又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将这件平西王以为是秘密的事告诉了与会众人。 

 顿时整座大堂里都沸腾了,以赵凌阁为首的那些庭州官员们,皆大加赞叹李大人用兵如神…… 

 面对四周传来的赞叹声,李天顺却摆摆手,示意大家肃静后道: 

 “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诸位的功劳,更是守城将士们和天明教弟兄们的功劳。” 

 其实李天顺这话说得一点都不虚,虽然他说出了人民战争的口号,又想出了分田、抓奸细、招兵买马以及忽悠平西王的这些主意。 

 但在看到将士们守城时的壮举,依然被深深震撼到了。 

 不管自己能力有多强,不管自己多么挂壁,不管自己有多少守城的办法,誓死杀敌的却是那些将士们。 

 庭洲的众官员在高兴之余纷纷建议兵发敦煌,从背后给平西王和了凡巴图来一下子。 

 可没想到的是,李天顺对他们这种积极请战的态度,回复只有两个字——不行。 

 众官员一听都是一愣,就连赵武平也不解的问:“天顺,如果我们为何不去救敦煌? 

 一来我们的粮草也坚持不了几天,二来,一旦敦煌失守平西王杀回来,岂不是死路一条。” 

 一旁的赵凌阁也道:“李大人还有一点,如果我们要是按兵不动,朝廷事后一定会追究咱们的责任。” 

 杨天辰这时也道:“是啊天顺,为师也觉得赵大人和赵将军的话有理。” 

 我觉得你们都是在头脑发热……李天顺暗自腹诽了句,看向众人慢条斯理的道: 

 “众位稍安勿躁,且听我讲讲理由,我之所以我不去救敦煌府,无外有两个原因。 

 一是我们城里的兵勇多为民兵,守城尚且可以,可一旦要是出城与平西王和突厥人打野战,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二来就算我们派几万人进了敦煌府,那里也只是有五千守军,粮草也不多,城墙和护城河也没有庭洲坚固,我们进去了也是为敦煌府陪绑。” 

 虽然众人觉得李天顺的话有理,但以赵凌阁为首的庭洲官员还是有不同想法,问道: 

 “李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继续守庭州,可这样做我们也是死路一条啊?” 

 李天顺微微一笑道:“谁说我要继续守庭洲了,我想攻打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