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外 作品

217 谁能获这一届的茅盾奖,就让谁当作协主席!(第2页)

 “平娃,你分析的很透彻。”邹志安频频点头。

 连方明华也觉得贾平娃说的有道理。

 别说第一届,就是整个茅盾奖,有他的美学偏好:

 对叙事的史诗性过于片面地强调;对现实主义作品过分地偏爱;对叙事文本的艺术价值失去必要的关注;对在人的精神内层上的探索、特别是在人性的卑微幽暗面上的揭示没有给予合理的承认。

 逐渐的,这也成了茅盾奖的诟病。

 不过,在八十年代,这个弊病还没有凸显。

 方明华躺在上铺听着贾平娃的话正胡思乱想,突然又听到他压低声音,略带神秘的语气说道:“你们知道不?年底咱们秦省作协换届,省上领导发话了,如果有人谁能获这一届的茅盾奖,就让谁当作协主席!”

 此话一出,邹志安猛然抬头看着中躺在中铺的方明华。

 卧槽!

 真有这传言?

 “邹大哥别看我啊,这个与我无关。”方明华赶忙回答道,也说出自己的意见:“我估计这是开玩笑,作协主席哪有这样选的?”

 邹志安听了点点头,说道:“平娃说谁获得茅盾奖谁当作协主席有点猴,但是当个副主席完全没问题。”

 今年年底,秦省作协将换届,选出新的领导班子,像老一辈的杜鹏成等因为年龄要退休,领导班子的成员绝大部分要在秦省新生代作家里产生。

 像陆遥、陈中时、贾平娃等呼声都很高,包括最年轻的方明华。

 不过,方

明华不太关心这个。

 当然这种话题在火车上这样的公开场合也不宜多聊,三人都很快岔开话题。

 火车在平原上行驶了二十多个小时,终于到燕京车站。

 三人下了火车提着旅行包跟着行人出了火车站,走向广场边上的公交车站。

 方明华来燕京次数比较多,贾平娃也来过几次,只有邹志安第一次来燕京,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不由得感慨了句:“果然是首都,比咱西京繁华多了。”

 “那我说志安,趁这个机会,你可要到处逛逛,天安门广场、故宫、长城.挨着挨着逛!”

 “哪有时间啊,县上还有一大堆事,我都是晚上抽空写作。”邹志安叹口气。

 “你呀和陆遥一个脾气,干啥事都不要命!”贾平娃说道。

 方明华没有说话。

 在记忆里,秦省的作家英年早逝,除了陆遥,好像就是眼前这个邹志安?

 好像也是在九十年代病逝的。

 于是他赶紧接了句:“贾哥说的对,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

 邹志安笑了笑,没有说话。

 三人挤上一辆公交车,直奔西城陶然亭的作协大楼。

 按照评委会在信函上的安排,三人住进了附近的国信宾馆,这一次方明华遇到的老熟人很多。

 李保存、张先亮,当然还有坐着轮椅过来的史铁声——是被《燕京文学》编辑朱伟推进来的。

 方明华刚到宾馆大厅就看到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