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第2页)

 吴成愣了愣,朝宋献策问道:“宋先生这番话,是在点我?”

 “与吴帅说话就是简单!”宋献策哈哈一笑,点点头:“梅之焕把军兵家眷停在德安府与襄阳府交界的白水村,自己领着几个官绅护卫跑来襄阳,这是对咱们心存疑虑,万一咱们不是可以投效的对象,他们也好南下去投武昌。”

 “这帮官绅就是拧巴,要投就投,不投就走便是!”绵长鹤嚷嚷了起来:“老家都丢了,还要摆出一副臭架子来。”

 “若只是摆架子就好了……”吴成露出一阵苦笑来:“刚刚听到消息太过激动,如今冷静下来细细一想,梅之焕带着这么点人跑来,确实是不信任咱们,我一心觉得他已下定了投诚的决心,到时候没准反倒坏了事。”

 “所以吴帅今夜安睡便是,在下已经与梅老交际了一番,安排他们先去休息了……”宋献策笑嘻嘻的寻了张椅子坐下:“我宋献策别的不行,就会一个见鬼说鬼话、见人说人话,对付什么样的人,就该说什么样的话。”

 “算了,都梳洗得差不多了,没几个时辰就天亮了,懒得睡了!”吴成一边继续梳洗,一边问道:“如此说来,宋先生已有了劝服梅之焕的法子?”

 “我在与梅之焕和那些官绅交谈之时,那些官绅言语之间对朝廷满是怨怼,梅之焕虽然一言不发,但双眼含怒,他一言不发本来就是一种态度!”宋献策微笑道:“己巳之变梅之焕被罢官,写了三首《从军行》,诗中满是牢骚,埋冤朝廷腐朽、天子听信奸邪,使其不能一展胸中抱负!”

 “抱负!像梅之焕这般家学深厚、读书读到顶了的能吏贤官,心中是何抱负?”宋献策在桌子上点了点:“故宋横渠先生总结的很好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献策看向吴成,目光炯炯:“当今大明,不能行孔孟正道,何以为天地立心?贫苦之人日日挣扎于生死线上,又哪有时间去读书?又如何继往圣之学?朝廷贪暴无度、日日剥削无度,又哪里能为生民立命?朝廷外不能御东虏、内不能安地方,又哪里来的太平?”

 “所以像梅之焕这样有抱负的官绅抛弃了朝廷,但他们找不到其他能实现抱负的地方,只能是自己尽些绵薄之力……”宋献策微微一笑:“但若是有某个政权能做成这些事,能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个政权自然能让他们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明白了!”吴成重重点点头,推了一把身边的绵长鹤:“去把蒲教导、武都头他们都叫起来,明天我就当回导游,带着梅之焕好好逛一逛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