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第2页)

 “乱世之中,田土最为保值,这些世家大族要保着永世富贵,又怎会不贪图田土、大肆兼并?兼并侵吞,自然是不择手段,哪里会有收敛?”那镇守不屑的哼了一声:“以前收敛有度,只是因为他们没那个能力而已!”

 “前明之时,衍圣公的位子被北宗霸占,南宗只有一个翰林院五经博士的闲职,前明朝廷给孔家的尊荣统统给了北宗,南宗基本没有享受到,反倒因为孔氏嫡脉的缘故,天下官绅不敢攻讦北孔,便攻击南孔以邀名,南孔自然没有北孔那么嚣张,在衢州百姓之中还颇有名望,颇受敬仰。”

 “到了残明,南宗一下子被抬成了衍圣公,原本北宗的尊荣统统归了他们,从南宋到大明,压抑了几百年的时间,一朝鸡犬升天,自然是得势便猖狂了。”

 “那不就简单了?”王国宁有些奇怪的瞥了那镇守一眼:“咱们以往最嫌麻烦的,就是那些表面上清正廉洁、家风优良的,实际上藏污纳垢的世家豪门,他们往往兔子不吃窝边草,在主家所在的村寨城池,便修桥铺路、办学济贫、造福乡里,实际上产业田土都放在外地,兼并放贷、逼杀人命无恶不作,吸着别家的血,喂着本土的乡民百姓。”

 “这种咱们查验起来非常麻烦,他们在本乡名声优良、百姓敬仰,就算拿着他们在别处的罪证去抓人,本乡的百姓也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会引发动乱,公审过堂之时也很难得到一个让百姓们都满意的结果。”

 “若南孔还是以前那般状态,对付起来确实麻烦,可如今他们是作恶多端,处置起来不是更方便?”

 “他们毕竟是孔氏嫡脉,涉及到孔夫子,哪有简单的事?”那镇守苦笑着摇了摇头:“下官学的是温陵学派,温陵一脉对孔子的态度,兴世伯应该也有所耳闻,但即便是下官也知道,中土尊孔尊了千余年,根深蒂固,孔氏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扫尽的。”

 “对我大熙来说,孔圣和孔家分得很清楚,可对于残明来说却不是如此,而且南孔又不像北孔,有弃君叛国、投虏作伥的恶罪,我大熙入江南,不是为了杀得尸山血海、搞得动乱不止,处置孔家自然也得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让百姓们发泄了情绪、彰显咱们为民做主的态度,又不能过分刺激江南的官绅,把像复社那样本来可以合作、在日后慢慢改造的官绅逼到咱们的对立面去。”

 “如此说来,老马确实是碰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难怪宋掌院也要亲自去浙江了!”王国宁哈哈一笑,直起身子朝前方看了看:“咱们这边啃骨头,反倒要简单得多。”

 “也不简单,武济伯在浙江是为了争民心,您在江北,则是为了打垮明廷的抵抗意志,两者相辅相成!”那镇守微微一笑:“所以兴世伯您这一仗,只能打得漂漂亮亮,用一支偏师,也要打出秋风扫落叶的效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