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奶的狼 作品

第32章


 看,人长大就是一瞬间的事。

 只需要一个人、一件事、一场意外,就能“呼啦”一下把“心理年龄”拉得老长。

 徐杨成长于春天。

 祁炎成长于夏天。

 余景紧随其后,在硕果累累的秋天里迅速抽条成长,然后迎来最冷的寒冬。

 避无可避。

 第27章

 一上午的时间,余景陪着徐杨回了趟家,大概收拾了一遍。

 只是厨房门口的血迹难以冲洗干净,余景看到时会觉得脊背发凉。

 临走时,徐杨难得开口:“有记者来找过我,我答应了他们的采访。”

 余景懵了一下:“啊?”

 就答应了?

 这么草率。

 徐杨解释:“有钱拿。”

 余景沉默片刻:“他们会报道出去的。”

 徐杨还是那句话:“有钱就行。”

 余景:“……”

 好吧。

 两人在宿舍楼下分开。

 回去的路上,余景想了想,停下脚步。

 他打开手机通讯录,认真翻了会儿,翻到了一个备注为“王老师”的号码。

 心里打了点腹稿,这才拨通电话。

 “喂?王老师,我是余景。”

 “是的,不知道您最近有没有时间,我想去拜访一下您。”

 -

 王老师是祁炎的高中班主任,已经退休了,每天都很闲。

 余景打完电话连宿舍都没回,直接转身出校门,买了水果礼盒就过去了。

 师母很热情地给他开门,客厅的茶几上已经沏好了热茶。

 一番冷暖寒暄之后,很快进入正题。

 余景想借着这次采访的机会让学校重视一下特殊学生福利待遇问题,以及呼吁一下社会对家暴的关注。

 比如徐杨正值高二,要等社会救济金层层审批下来,肯定会对高考有所耽误。

 如果范围缩小到学校,会不会救助更加及时也更加准确。

 这些余景没接触过,不知道深浅,该用什么力度,所以特地跑过来请教老教师。

 至于家暴问题,余景并没觉得一个小采访能引起多大关注。

 他只是觉得有太多孩子被家暴迫害,如果可以,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师生俩聊了许多,余景受益匪浅。

 临走时快到饭点,师母留余景吃饭,余景再三推辞,准备回去和领导沟通沟通准备接受采访。

 王老师送他到门口。

 余景换好鞋子,正准备离开,可中途却又顿了下脚步,转身问道:“老师,如果有人犯了错,但他不知道,可以原谅吗?”

 王老师思考片刻,笑了笑:“不知道的话,怎么叫犯错呢?”

 -

 余景离开后顾不上吃饭,联系了教导主任,把之前发出去的火又原封不动接了回来。

 好说歹说把事说成,采访的时间再定,记者会提前给他问题。

 这事儿折腾结束都已经晚上七八点了,当余景发现自己有点饿的时候,学校食堂已经关门了。

 他打算出去找点饭吃,一边走路一边看祁炎今天给他发的信息。

 想起王老师的话,觉得要不就让这事过去吧。

 咬咬牙,总会过去的。

 余景深深吸了口气。

 抬头看路灯下婆娑的树影,静静放任自己的情绪流淌,往任何一个方向演变。

 都做出了决定,可心里为什么还是这么难过?

 要不忍忍吧,谁的人生就是一帆风顺的呢?

 只是心理上的障碍可以克服,生理上却没办法控制。

 如果祁炎知道自己排斥与他的接触,又会不会爆发出新一轮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