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63 作品

第106章 又见周峰(第2页)

 “啥事?”夏风一点感觉也没有。

 周峰又有点犹豫,他想了想说道:“今天你先看石头,哪天我再找你。”

 夏风被周峰几句话整的直犯核计:

 什么大事这么为难?

 他收回心思,转身进了仓库:啥也别想,先看石头吧。

 黑乌沙的石头竟然有八百多公斤,整体看着非常漂亮,黝黑的皮壳上星星点点有点小松花,局部还有不少蜡壳没有脱落,沙粒很均匀,皮壳紧实。

 夏风围着石头转了两圈,这才让他在底部发现了点端倪,有一个小断口,应该是在场上被锤子砸开的。

 夏风拿出手电压在断口上,光圈不是很大,有一分水,肉质细腻,光圈柔和。

 翡翠原石的通透度鉴定,与翡翠成品完全不同,手电压在原石上,光圈打出一厘米称为一分水,三厘米就是三分水。

 种水料达到三分水就可能是糯冰种,六分水可能是冰种,但这还要看翡翠的结构。

 所谓的‘种’实际就是翡翠结构和通透度的综合评价指标。

 结构不对通透度再好也不能叫做冰种或者玻璃种,这种石头俗称叫‘底空’,就是翡翠的晶体结构不够紧密,晶体颗粒大。

 另一种就是色料,满绿色,满蓝色,甚至满黑的墨翠,哪怕半分水,也可能是冰种甚至玻璃种,这就跟成品鉴定标准相类似了。

 按照国家玉石协会的规定,自然光下能够看进翡翠内部三毫米的距离,称作冰种。

 一厘米厚的情况下,能够透过翡翠看清四号字被称作玻璃种。

 这个标准很雷人,很多从事翡翠很多年的人也搞不懂。

 实际上冰种也好,玻璃种也好,都是一种像形的说法,看起来像冰块的翡翠,就是冰种,看着像透明的玻璃就是玻璃种。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

 现在市场上很多商家拿着冰种当玻璃种在叫卖,还真拿着挂件放在报纸上让人看字,这就是蒙人了,一个挂件一般的厚度都在五毫米以内,当然能看清楚了。

 夏风因为好学,他在网上浏览了大量基础资料,对翡翠的认知程度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他只是实战经验不足。

 夏风明白了,这块石头从断口看种是很老,肉质都化开了,但底色有点偏灰绿色,大概率应该是油青种,就因为个头够大,才要了七十五万。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要不要这块石头:

 黑乌沙石头的赌性非常大,很多人望而却步,别买回去烂在手里就得不偿失了。

 自己买回去最少也得卖一百多万,谁能花这么大的价格赌这块石头,自己手头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客户。

 夏风围着石头转圈:

 松花太少了,而且水短,想赌里面有色比登天还难,如果没有那个小断口就好了,看不到一点肉质,那想象力就大了。

 夏风有点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