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开 作品

第275章 惊喜的文炎敬


 第275章 惊喜的文炎敬

 排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总算是轮到了李安他们。

 主持报名的是礼部官吏,检查了一下文炎敬的证明和名册对应了一下,见没有问题,便开具了证明,加盖印章。

 然后便让文炎敬在桌上的木箱里进行抽号。

 文炎敬完成后,就是盛长柏了,过程大同小异。

 论到李安的时候则有些不同,因为他并不属于京畿路的考生,名册里自然没有他。

 李安笑着把自己封文散官的经过说了一遍。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这就很尴尬。

 负责报名的官吏也没想到李安竟然还有官身,虽然没人敢冒充官员,不过还是要核实一下。

 “你忘记三苏了,上次会试人家两个儿子同时中榜,还都位列一甲,传位佳话。听说海学士都曾夸赞其才学不弱二子。这样的人物,考中解元肯定没问题。”

 盛长柏对文炎敬印象不错,主动提出了邀请。

 因此证明官员身份的东西,就被称之为鱼袋了。

 不过李安拿出了扬州开具的证明,然后拿出了鱼袋。

 而且怎么也不可能才一個从九品上。

 鱼袋自然上面没办法铭刻,朝廷为官员着想,就改为了木制。

 到了宋朝,因为鱼符比较重,官员为了省事,经常喜欢把鱼符放在家里,只携带鱼袋。

 “士高兄,我家中有私塾,子谦也在我家私塾读书,你这段时间若是没事,也可去我家中旁听。”

 分为金银铜对应不同的品级,而装着鱼符的袋子,就是鱼袋了。

 文炎敬震惊道:“原来那引的无数士子立为志向的警世四言,竟然是子谦所出!”

 三人一起来到马车停放的地方,韦林却告诉他们,盛长枫在他们前面已经完成了报名,回来后说自己有事先走了,让韦林告知李安他们一声。

 <div class="contentadv">

 于是三人便上了马车,去了附近一家酒楼。

 “呵呵,随口之言,让士高兄见笑了。”李安谦虚道。

 “那苏家父子是厉害,但是他们又不是京畿路的人,怎么可能在京畿路参加乡试。”

 横渠四句能流传千古,自然有他的道理。

 因此费了一些时间,弄了一柱香左右,李安才完成报名。

 “这…”

 文炎敬也听过苏家父子的事迹,听到边上的争论声,忍不住感叹道:“天下英才何其多?”

 李安虽然只是一个九品文散官,但是渔袋这种证明身份的东西还是有的。

 叫了一碗最便宜的清汤面,文炎敬想起盛长柏之前说的地址,叫住小二问道:“小哥,你可听过积英巷盛家?”

 “那就多谢则诚了。”文炎敬感激道。

 “呵呵,我家私塾就我和子谦还有舍弟,没什么不方便的。”盛长柏笑道。

 “呵呵,多谢则诚宽慰,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不过我并不会因此灰心的。”文炎敬眼神坚定道。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了,酒楼的一楼大堂里已经有大半位置都坐满了人。

 按照规定好像说的是子嗣,像苏家父子这种情况,他们也第一次见。

 贡院也是以天干地支划分的,李安抽到的是壬九十八号。

 而以盛长柏那性子,文炎敬不问他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说。

 虽然他还不知道盛长柏的家世,但是家在汴京,还能开办一个私塾的,条件能差到哪去?

 书籍笨重,这次前来赶考,他也带不了多少书。

 文炎敬回到客栈睡了一觉,醒来后已经傍晚十分了。

 “这会不会不太方便?”

 李安不想聊这个尴尬的问题,连忙转移话题。

 文炎敬满心疑惑,却不好像盛长柏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