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商讨


 “秦市长,瞧你这话说得?”

 乔芷伊嗔了秦立一眼,“咋说我也是临平人,这都是我的份内之事啊。”

 秦立笑了笑,“乔助理……”

 秦立的话还没有出口,就见乔芷伊朝自己翻了个白眼。

 “秦市长,叫我小乔或者芷伊吧。”

 乔芷伊玉腕一扬道。

 秦立点了点头,“芷伊,如果市委同意将我们临平新区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那么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就是关键了。”

 秦立手指轻扣着沙发扶手说道,“产业定位涉及到产业布局,产业布局则是推动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的产业布局才能推动我们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才能让开发区起到我们临平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用。”

 “开发区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将对临平的经济发展、就业机会、产业升级、城市规划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立继续说道,“我们可以通过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措施,使经开区最终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另外,在开发区的规划中,必须注重产业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也就是产业布局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对单一产业的过度依赖。”

 秦立起身抱着手走了几步后,阐述起他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布局的观点。

 在秦立的观点中,产业定位是明确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而产业布局则是指如何合理安排这些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关联。

 秦立强调,只有合理的产业布局才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说明他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需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这也是秦立最关心的也是最头痛的一件事。

 同时,秦立还强调了产业多样性和互补性的重要性。

 就是说开发区不应该只依赖单一产业,而应该发展多元化的产业,以增强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这样的产业布局能够使开发区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

 “芷伊,我有一个想法。”

 秦立停下脚走到沙发边坐了下来,“不论新区怎么定位,其对我们临平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

 芷伊,如果以你的专业眼光,从专业的角度就我们新区产业布局和内容充填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我想,未来我们新区肯定会成为我们临平经济起飞的发动机。”

 秦立目光如炬地看着乔芷伊。

 在新区产业布局这件事上,秦立并没有说希望得到乔芷伊的帮助,而是在强调乔芷伊的专业眼光和专业能力的同时,考虑产业布局。

 “秦市长,不冲别的,就为你这么看重我,我一定会为了新区的建设全力以赴。”

 乔芷伊眼眸中闪过一丝感激,她知道秦立的话并不是客套,而是真心实意的看重她的专业能力。

 乔芷伊的态度令秦立很欣慰。

 对他来说,在开发区产业布局这样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能够得到像乔芷伊这样的人才协助,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为开发区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秦市长,你看这儿也到……”

 说完正事后,乔芷伊瞟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后看着秦立莞尔一笑。

 秦立看了一眼挂钟,瞬及明白乔芷伊的意思,起身笑道,“芷伊,我初到临平,还两眼一抹黑,你看你想吃点啥?我啊,今天也沾点口福,哈哈。”

 “既然秦市长开金口了,那小女子我就带秦市长去感受我们临平的夜生活,品尝美食了,呵呵。”

 乔芷伊笑着捋了一下裙摆,然后拿起坤包站了起来。

 “秦市长,那天晚上坐的是您的车,今儿坐我的车吧。”

 乔芷伊微笑着看着秦立。

 工作之外秦立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跟女士单独出去,何况乔芷伊还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

 但今天的情况有些特殊,刚才自己谈了很多,但乔芷伊只是做了表态,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跟自己有过互动。

 所以,秦立也想在这个问题上,再仔细听取一下乔芷伊在招商引资视角上的意见和建议。

 秦立知道,无论新区如何定位,其核心在于实质性的内容填充。

 新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形象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注入实质性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乔芷伊的专业能力如果能够参与进来,无疑将为新区的建设增添重要的专业支持,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行。”

 秦立没有矫情,看着乔芷伊点了点头。

 乔芷伊的车就停在市政府大院里,虽然停车场就暴露在市政府大楼的眼皮底下,作为常委副市长的秦立并没有刻意想要回避什么。

 对他来说,清者自清。

 当然,秦立也深知流

言和蜚语的可怕之处,但如果你老是想着要刻意规避什么,躲躲闪闪中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

 坦荡一点反而还好一些,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谣言也会被众多目光击穿的。

 秦立走到车边,拉开后车门坐了进去。

 该注意的秦立也会规避的。

 “秦市长,跟我出去,你不怕非议吗?”

 乔芷伊拉着安全带,侧身看着秦立笑道。

 “芷伊啊,如果正常的工作关系都会受到非议的话,我看我们市政府确实应该好好整顿一下了,省得一些人闲得无聊嚼舌根。”

 秦立靠着靠座上笑道。

 乔芷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钦佩,然后系上安全带,打了一个方向,轿车朝门口驶去。

 “秦市长,刚才您谈到我们新区的产业布局,我觉得我们新区的产业布局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定位、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链条整合、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保障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把握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策略,推动新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秦立点了点头。

 “同时,我们在制定新区产业布局策略时,首先需要对产业进行定位分析。

 这一步骤的核心是对新区在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进行明确,识别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还要考虑到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确保其产业布局与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相一致。”

 短短两句话,却透露出乔芷伊很强的专业能力,也坚定了秦立争取更多专业人士参与新区建设的想法。

 乔芷伊的想法同时也引发了秦立的深思。

 在那天市长专题会上,按照杜应明的说法,如何把章景文传统稳健的思路与自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思路结合起来。

 秦立并不认为这是结合,而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之一。

 如果非要给个说法,那就是,未来的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必须是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融合的产业体系。

 想到这里,秦立眼皮挑动了一下。

 这不就是新区建设的发展功能上的定位吗?

 如果以这样的定位,那么开发区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还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这个定位也意味着开发区将致力于发展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的附加值提升。

 因此,这个定位是非常有价值和切合实际的。

 想通了这点,秦立心里一下豁然开来。

 “秦市长,秦市长。”

 乔芷伊看着深思中的秦立,不由连叫了两声。

 “唔。”

 乔芷伊的叫声“唤醒”了秦立,他转头看了一眼车外,乔芷伊的车正停在一家餐馆门口,秦立看了看店招,是一家粤式茶餐厅,“不好意思,刚才想问题去了。”

 秦立收回目光看着乔芷伊,笑了笑,“是这里吗?”

 见乔芷伊点头,秦立推开了后车门。

 “秦市长,粤式茶餐厅在临平很少,这家餐厅据说是粤省那边一位五星级大厨开的,它的虾蟹粥选用了鲜活的虾和蟹,用骨头熬制的高汤,加入糯米和各种调料,煮出来的粥浓稠鲜美,香气扑鼻。

 每一口都能吃到虾和蟹的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我每次来这儿,虾蟹粥是必点的菜。”

 乔芷伊回头按了一下门锁键后,来到秦立身边介绍道。

 “嗯。

 粤菜不仅注重食材的原味,还善于创新配料和调料,以突出菜品的鲜味和口感。”

 秦立背着手看着店招点着头说道。

 “秦市长,里边请。”

 乔芷伊伸手示意道。

 这家餐馆的装修风格是典型的粤式风格,其风格通常具有简洁、明快、实用等特点,强调自然光线和空间感,使顾客在就餐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放松。

 乔芷伊点了烧鹅、菠萝咕噜肉、蜜汁叉烧、白灼菜心和一份虾蟹粥。

 “秦……”

 点完后,乔芷伊刚想开口,突然瞟了一眼四周,见餐厅里人来人往,忙转口叫着,“秦总,您看这几个菜可以吗?”

 说完后,乔芷伊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秦立看着乔芷伊微微一笑,“我刚才说了,今天是跟着你享口福来的,由你安排。”

 秦立挥手说道。

 “喝酒吗?”

 乔芷伊问道。

 “有什么酒?”

 秦立看着一旁的服务员。

 服务员推荐了几种酒,乔芷伊忙要了一瓶名酒。

 “秦总。”

 乔芷伊挪了一下凳子看着秦立,“既然立意

是高新技术产业,我认为已经给我们后期的工作定了位,高新技术和产业链,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乔芷伊抚了一下秀发说道。

 秦立微微颌首,“这个立意味着我们开发区需要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布局等方面下功夫,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的政策导向,聚焦关键技术,力求在某个细分领域有所突破。”

 “秦总,关于高新技术和产业链方面,我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我们临平区内没有重点大学,到目前还不具有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

 鉴于此,我想能不能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我们开发区;至于产业链方面,我的考虑是,只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落户我们开发区,势必会引起上下游的联动,进而形成产业链。”

 乔芷伊说道。

 乔芷伊说的很有道理,通常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对于提升开发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至关重要。

 这些企业不仅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能够通过产业链的带动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另外,我始终对我们临平的营商环境有些担忧?”

 乔芷伊看着秦立面露忧色,“硬环境的事好办,但软环境的建设才是最重要,因为它带个人的是一种更直观的视觉感应和精神感应。”

 一个城市的“硬环境”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包括道路、建筑、雕塑等基础性的公共设施。

 “软环境”包括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政策法规、人才技术、社会风气、公共生活秩序等要素。

 城市软环境是基于意识层面上的一种无形行为范畴。

 一个城市的硬环境是软环境的载体,而软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吸引力、核心竞争力,是硬环境得以产生价值和效应的关键因素,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所以说,软环境是促进一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乔芷伊的话让秦立不由想起那天在市政府服务大厅里看到的那一幕,办事人员缺乏精气神不说,对前来办事的市民更是板着一张“衙门”脸,就这样的服务就算引来了企业也会被吓跑。

 “这方面市里也意识到了,相信很快将会出台一系列扭转服务态度,促进服务意识的措施。”

 秦立这话也是泛泛而谈,就算他看到了,就算他有心想要约束整改,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副职,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等到服务员上菜后,乔芷伊拿起酒瓶到了两杯酒,“秦总,我酒量浅,只能以浅酌相陪了。”

 乔芷伊说着拧上瓶盖,将酒瓶放在一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