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无后坐力炮(第2页)

 可现在,唯一可以有充足的炮弹打出来的就是迫击炮连,如果和鬼子有大型战斗,也只能用迫击炮进行徐进弹幕的掩护。

 纵队那几门九二步炮就算了,至于三团孙铭所部的山炮连,打完小马河一战也就剩下了几十发炮弹。

 只有迫击炮弹还有几千发,倒是能够用一阵。

 不过,炮兵们仍然舍不得用火炮实战操练,只能用教练弹苦练功夫。

 步兵们则在崔勇的指挥下同迫击炮连进行步炮协同作战,尽管已经立冬了,但战士们训练的还是热火朝天。

 苏武记得,在前世刚当兵的时候,炮兵和步兵一样讲究硬功夫,但是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貌似不需要这些了。

 那时候有一部电影《弹道无痕》,里面的男主人公石平阳苦练炮兵技术的片段。

 等到了新世纪,炮兵就已经不需要测距、计算射击诸元、装订射击诸元、弹道修正等等东西。

 这些东西,哪怕是石平阳这样的炮兵兵王都比不上20年前的计算机。

 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也替代不了的,身处抗战时期,炮兵的这些功夫非常重要,要全部练习。

 挺进纵队现在的火力和鬼子甲等部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他根据之前在前世中对武器的印象,画出了40火箭筒的原理图,但这也很难,因为火箭弹都是需要尾翼保持稳定的。

 这对于挺进纵队来说,现在还有点麻烦。

 想来想去,苏武决定搞无后坐力炮。

 这种在二战后期流行开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各国淘汰的武器却有着独到的优势。

 起码重量轻、有机会让熊大镇等研发人员试验成功。

 反正打鬼子都是用命拼,有了无后坐力炮,反坦克部队就会得到加强,用来打鬼子的薄皮坦克应该没问题了,再让熊大镇他们研发一些迫击炮之类的做补充火器,补充连级单位的火力,对付一般的鬼子部队完全没问题。

 虽然无后坐力

炮理论射程也就五百米,但要是在实战中打移动目标,有效距离一般也就200米以内,而且在没有制导情况下,单兵武器想击中几百米外一辆车大小的目标极其困难。

 而且,苏武他们缺乏光学瞄具,即便是将来研发成功了无后坐力炮,也没有能力给每个无后坐力炮安装光学瞄具,只能靠机瞄。

 而无后坐力炮尾焰极大,瞄准射击,命中目标能活下来,命不中目标,基本没有再隐蔽的机会了。

 但对苏武他们来说,还有选择的权利吗?

 究其原因发展无后坐力炮,就是因为其重量轻、对工业生产需求低,适合挺进纵队这样物资匮乏的部队。

 苏武讲这两项研究计划及自己设计的无后坐力炮原理图交给了熊大镇他们。

 两项任务——加速掷弹筒(或迫击炮)的研发和无后坐力炮的研制,目标在明年春天之前,也就是1939年春,可以投入部队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