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日 作品

第660章 记者会,精彩迭出

 第二阶段答记者问,段有义事先跟记者们沟通好了,主要是向刘副省长提问。

 “刘副省长您好,雁南文化事业在您的分管之下,不断取得成绩。请问您有什么心得体会?”

 “这主要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用人政策,唯贤是举。我个人只是个执行者。”

 这太极打得高明,不突出自己,低调自保是为官之道。

 “刘副省长,你对今天的签约满意吗?”

 “一方面满意,另一方面不满足。满意的原因是第一届大师刚评出来,立即得到了北京紫竹集团的认可,当场签的约近千万。

 不满足的原因是,在座还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还没有买家。

 我希望今后有更多不同爱好的收藏者来收藏和购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

 这个回答也非常得体,慰藉了台下没有成交的艺术家,各地州市县分管领导和文化局长的心。

 “刘副省长,这样的大师评选活动,是每年评选一次,还是几年才评选一次呢?”

 “你这个提问非常好。我估计也是很多没被评上大师的艺术家想问的一个问题。

 在这里,我只能实事求是地回答你。目前还没统一思想。

 一年一次肯定不行,哪里有这么多的大师呢?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十年一次也不行,那么会压抑人才的成长,等统一思想后,我们再向社会公布。”

 刘副省长果然滴水不漏,一连回答了七个问题,接下来就是向陆皓明,董明亮,王轩提问了。

 “陆厅长,你怎么想到要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呢?”

 “缘于一次偶尔的发现,我认识了魏海生,见到了他的玲珑壶。

 我不知道他的工艺水平如何,但我可以把壶带给专家。这么简单的事,我还是会做。”

 台下大笑。

 “董先生,你认为魏海生的壶有什么特色?”

 “他的壶有哪些特色,可以写篇论文。我只是一个收藏者,我收藏作品的标准是,先看人品再看作品。”

 台下有些迷茫。这套收藏理论,大家还是第一次听到。

 记者不依不饶,问道:“当然,您说的有道理,我代表台下百分之九十九不懂的人,加问一句,这有什么奥妙吗?”

 董明亮说:“工艺可以夸张,从事工艺的人必须踏实。否则做不出好产品。

 魏海生是个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废寝忘食的工艺家。

 我相信他的作品不止值80万一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台下鼓掌。

 “我的问题请王轩先生回答,你选择三禾投资,是基于什么理念?”

 “我本身是导演出身。艺术是一种直觉。选谁当主演,就是见面一刹那间决定的。

 我选择投资三禾,是见陆厅长那天之后,听说他动不动就要打背包睡到别人家门口。这种人我比较怕,就决定来投资。”

 台下哄堂大笑。

 三人都是高手,见招拆招,回答了记者问,到十一点四十分结束。

 张立总结道:“今天的这个新闻发布会开得很好,感谢媒体朋友。下面,我发送一个通知。

 请大家到一号餐厅会餐。下午两点准时集合,前往三禾风景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