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梁建国200年,这样大的雪灾还是头一回。

 而且还是临近年关,以京都为中心,辐射四个州郡,全部遭了灾。

 有两个州郡,比京都的雪还要大,只不过因为大雪封路,灾情的相关奏折送到朝廷,已经是在20天后了。

 陆承天和满朝文武都低估了这次的雪灾。

 原本以为只是京中受灾,索性在京中,赈灾一事交给太子练手刚好。

 现在北方四州郡都需要赈灾,别说从来都没有出京办差的太子了,就是交给朝中那些为官多年的大臣,这件事情,也极有难度。

 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经让太子负责赈灾,即便现在灾情扩大,这件事情差事儿依旧只能由太子负责,不能假手他人。

 只是现在这般情况,即便是朝中那些为官多年的大臣,也不能保证在眼下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完成赈灾。

 只是,再困难,赈灾也要推行下去。

 今日早朝,气氛格外凝重。

 京都是大梁的国都,加之此次赈灾是太子主持,两位皇子辅佐,兵贵神速,什么商量对策,做前期准备,根本就没有。

 小太子当日接到了差事儿,赈灾当天就开始。

 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执行力那是一级棒,根本就没有给粮商药商涨价的机会。

 太子赈灾的速度,就是朝中大臣也是佩服的,这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只不过,干活的是二皇子和三皇子。

 太子呢,太子依旧在各种买买买!

 买的依旧都是一些无用的享乐之物,比起兢兢业业,努力赈灾的两位皇子,太子的所作所为,让大臣们极为失望。

 而现在,四州郡已经遭灾20多天了,如果当地知府是个手段厉害的,还能抑制住当地的粮价和药价,如果当地知府没有这个手腕,那现在,这些地方的粮价和药价可想而知。

 虽然这几年国库还算是充盈,但是,也不能一股脑的全部投入到赈灾之上。

 别的不说,军饷还一直没有发呢。

 所以,对于要拨多少银子赈灾一事,朝中大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二皇子和三皇子自然是想多要一点儿银子,在明知道粮食和药材翻倍涨价的情况下,银子肯定越多越好。

 二皇子直接狮子大开口,跟户部要50万两。

 户部尚书立刻哭穷,张嘴就是将几处要用银子的地方说了出来,尤其是军饷的大头开支,赈灾重要,可是军饷更为重要。

 户部尚书那就是一个老抠,不管朝中哪方面需要银子,他张嘴的第一句就是哭穷。

 人家是一个铜板掰成两半儿花就是节省了,这位户部尚书,那是一个铜板掰成四半花。

 主打一个铁公鸡。

 但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只铁公鸡,才让大梁的国库每年都保持充盈,不管是修筑黄河,还是赈灾,都能拿出来银子,不至于国库空虚。

 户部尚书只有一个人,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个人。

 可就是1vs2,户部尚书还是不落下风,而且还有胜利的趋势。

 气得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办好这次赈灾的差事,跟自己争个王位的二皇子,站在朝堂上,风度全无,气得的是脸红脖子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