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自己为朝廷立过功,但是,自己也做了一些事。这些事在某些人看来是大逆不道之举。自己死后,桓家会不会遭到清算?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而自己一旦去世,谁又能抵挡接下来对桓家的暴风骤雨?谁能保全桓氏家族,保全自己苦心经营所建立的一切?

 桓温觉得,趁着自己的脑子还能思考,自己必须要定夺此事,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桓温认为,即便自己死了,桓氏依旧掌控着大量的兵马。桓豁的荆州军和桓冲的江州军,以及自己手头的姑塾兵马,所辖的驻守江北寿春广陵京口等地的兵马,加起来也有十几万之多。按照谢安王彪之等人的行事风格,他们当不至于大动干戈来彻底进行清算。

 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他们对桓氏大动干戈,那便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大乱之局。谢安不会这么做,谢安和自己一样,其实是不愿意看到局面彻底恶化,为外敌所乘的。

 然则,明面上的手段朝廷肯定不会用,要用也是用阴招。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很重要,因为自己死后,需要一个人能够维持整个局面,保全桓氏的实力,且不会被谢安等人清算。

 三弟桓豁是不成的,他行事无谋,行为放浪,不得人缘,不能服众。自己死后,若是他来执掌桓家,必然生乱。四弟桓秘也不成,桓秘只能因人成事,缺少谋断,且脾气暴躁。桓氏不能交到他手里,否则必然断送。

 长子桓熙也不成,那是个废物草包。此子桓济也不成,之前自己对他寄予厚望,但新亭之事可以看出,他也是个废物。桓歆、桓帏二子也不成,他们性格软弱,不成气候。况且太年轻,根本不能掌事。幼子桓玄倒是聪明伶俐,可惜还是个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