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李徽担心,明年局势会大变,到时候和议约定的西北可以进行边贸的协定会被撕毁,到时候可就有大麻烦了。所以得提前未雨绸缪。此次李徽准备大批量的运回大量的硝石囤积,做好充分的准备。眼下虽是隆冬季节,邗沟北段已经结冰不能航行,那便派人去京城雇船去西北,无论如何也要解决这件事。

 不过有个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是钱的问题。

 自三月里四合飞钱庄分号在淮阴开设之后,京城总号的库存钱财源源不断的运来淮阴分号,然后李徽以打白条借贷的方式借走,用来支撑在徐州所需的一切花销。

 这八个多月以来,李徽一共从钱庄之中借贷的钱款的数目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三次大笔的借款,总金额达到了三十二万万钱之巨。三十二亿钱的巨款,即便是大晋的铜钱购买力不强,那也是令人咋舌的数字。八个月的时间,花费了这么多钱,这样的花钱速度也是令人咂舌的。

 但是没有办法,李徽砸下的所有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工坊和福利措施,安置百姓,助农助渔,兵士的兵饷,火器兵器装备的制造都要花钱。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支。这还是荀康颇懂得精打细算,每一笔的开销都很小心的情形下。

 毕竟白手起家,一切从无到有。这种情形下,只有大量撒钱才能迅速取得效果,迅速达到目标。李徽反正是债多不愁,已经麻木了。但他相信,这些都能得到回报。

 现在,这一批采购硝石的钱款不够了。虽然硝石在这年头用处不大,价格也不高。但是大量采购,且要从西北之地买来,中间经过多番周折。需要有人从益州的大巴山中的硝石矿挖出硝石来,通过人力或驴骡千辛万苦的背驮出来,转运到巴东郡的长江边上的野渡口。装船之后才能顺着大江运回来。

 这中间的人力骡马车辆舟船都是钱。李徽粗略的算过一笔账,每配制出一斤黑火药,成本在一万五千钱到一万八千钱左右。其中硝石的成本一斤便达七八千钱之多。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了。

 这一回李徽打算运回来个两三万斤回来,需要三万万左右的钱款。但钱袋子见底,只能再去钱庄打个白条借款了。

 午后时分,李徽来到了淮阴四合飞钱庄分号门口。钱庄前门可罗雀,淮阴乃至徐州相信钱庄业务的人少之又少。本地百姓也没有富足到有余钱存款吃息的地步。如今的淮阴分号做的是一些方便百姓用稻米白面和农产品兑换铜钱,然后将这些农产品往别处运走贩卖的事情。根本不挣钱,纯纯就是个福利机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