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第2页)

 李徽呵呵笑道:“原来还有这些事。还有么?”

 刘裕道:“还有呢。北府军守城之志不坚。适才有位都伯说,他封堵了城门,却偷偷留南门后路,让他的外甥守着南门。这说明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死守。真要是决意死守之人,当和李刺史在留县一样,四城封堵,背水一战。主将决心不足,想着逃命,岂能守住城池?”

 李徽终于哈哈大笑起来,道:“好,说的不错。刘裕,不愧是你。没让我失望。”

 刘裕躬身道:“多谢李刺史,李刺史不嫌小人胡说八道便好。”

 李荣笑道:“刘裕很有想法,这一路出了不少主意。看来是可栽培之才啊。干个参军不错。”

 李徽道:“年纪太小了,以后再说吧。刘裕,那我问你。倘若你遭遇十多万敌人攻城,敌人四面进攻,在乱战之中寻找薄弱之处进攻,你当如何应对?就像刘牢之一样,秦军四面进攻的时候,你如何知道对方会进攻何处?”

 刘裕想了想道:“这个,我倒是没想过。我也想不出办法来。但是……绝不至于一天就丢了城池。”

 李徽点头,转头看向李荣道:“你说说。你有办法么?”

 李荣沉吟道:“若是我的话,我不会像刘牢之那样乱糟糟的。事前要组织城中青壮,分司各城墙的物资供应,提前便要想到对方会在任何一处进攻。要留足预备队,而不是一股脑都上北城。留五千预备队在城中,随时作为机动兵力增援。做到从容不怕,不会临时抽调而导致慌乱和耽搁时间。另外,明知对方兵马数量众多,时间如此充裕,却不事前在城外设置障碍。护城河中设置荆棘水拒马,城外挖掘壕沟布置陷坑什么的。总之,任何有利于阻敌和杀敌的手段都要做准备。积小优势为大优势,而不是坐等敌人攻来。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

 李徽微笑点头道:“很好了。说的不错。这样的大型作战,要做好全方面的准备。从心理上到现实的准备都要事无巨细。当然了,若是我东府军守城,秦人这种攻法,我怕他们十多万大军也不够死的。哎,可惜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局势可有些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