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喻 作品

第437章 递交设计(第2页)

 然后问题就这么顺利的被解决了,一台如同妖天使外形的新型机被定制出来,mA形态下的前掠翼双重炮mA,双重炮固定在机体后方,前端是炮口后端是推进器,腿部膝盖关节往下也是整个的推进器,没有脚底板变成了类似变形战机脚掌八字开合支撑结构。

 而罗那边,在比利和尹恩这边有所突破之后也搞出村雨pro mAx版本,机体设计要比另一组的修长很多,基本延续了seed系机体的造型特点,参考了很多天蚀高达的设计理念,不过不是一躺变形,机体采用了很多伸缩结构设计。

 大腿,武器,飞翼都是如此,腿部膝盖关节处还有着类似于圣盾高达腰部推进器一样的组件,缩小化后换了个位置挂在了双腿外侧,变形时腰部旋转一百八十度双腿收缩固定,主要武装既是机头也是盾牌更是双频光束枪,还可以在腿部背部增加额外武装而不影响到变形能力,这个多少是参考了变形战机的。

 当然了,外观也很花哨,从前掠翼改成了正常的飞翼结构,以这样的姿态想要冲出宇宙同样也很难,不过大家都是一家人,伊恩和比利那边的研究拿过来缝缝补补调整一下也能将就用问题不大。

 tmC现在喜欢玩背包,这样的机体作为主体已经足够使用而且适用性不小,背包就是罗最擅长的了,小八和罗凑在一起一天就能搞出好几种背包,这种机体小范围内的机动性也很高,自由同盟那边不喜欢玩背包喜欢更直接一点的,所以比利和尹恩那边的设计也能满足自由同盟的需求,大规模阵列的强火力覆盖自由同盟是非常喜欢的。

 现在这两边好像有点对调的感觉,曾经的反抗军喜欢灵活简单轻便方便进行突击行动,而tmC就喜欢仗着规模来硬的,可现在两边的喜好一下就变了,自由同盟仿佛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而tmC则是开始强调小股作战力量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当然要摆场子tmC也是能搞定的。

 总之当两边的设计分别通过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送到联合司令部还不到一周的时间两边账户上就多了一笔钱,这笔钱叫做研发补助,但随即就给了两边新的安排,翻译下来就是:赶紧的制造几台出来进行测试。

 新组建的联合司令部聚集了很多来自于tmC和自由同盟的优秀人士,更有人类统合联邦的高官作为顾问进行指导,这三方要是联合起来那简直就是边境的霸主。

 各种资源逐渐开始共享,情报开始共享那很多事情对这个联合司令部来说都不会是什么秘密,比如曙光是喀麦拉星球发展起来的,而科纳工业也是tmC从喀麦拉那边挖角过去的,这很难不让人想象这中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忽然间冒出一个曙光这样的企业在边境宙域都像是奇迹一样,可那段时间却忽然冒出来了两个,而且都是喀麦拉,肯定有人会怀疑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是一个人两张脸两头吃,不过两头吃这种事情大家都可以理解,哪家大型企业不是两头吃的,就算曙光摆出两张脸也是在默认规则之下的事情,反正他们也没有直接证据怀疑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是一家。

 不过在两边先后给出新机体设计之后这种怀疑就被打上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谁也不敢相信这么短的时间里一家企业就能拿出两种风格迥异技术不同的两种设计来,唯一相似的也就是对力场的使用。

 在其他竞标企业都还在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推进项目的时候,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搞了这么一出着实让联合司令部的那些将官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新拿出来的东西完全就是按照他们需求搞出来的,他们的需求给得突然所以这也肯定不是之前的技术积累,就算是技术积累那能把技术糅合成一个整体也是需要很厉害技术团队才能做到的。

 如果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真是一家人,在联合司令部看来这要多强大的技术实力才能做得到这些?这要多少年的技术积累才能做到这一步?

 不要忘记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都是新兴企业,正常来说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技术底蕴,所以不管两者是不是有一个主人,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反倒更像是其他宙域的强大财团在边境宙域所开办的新项目。

 而得到了琼森少将不太肯定的报告后,联合司令部反正就暂时把曙光工业当成了其他宙域某个技术财团的分身,至于科纳工业……就当是新兴技术企业吧,不管怎么说只要曙光工业和科纳工业没有违规合

理合法一切都不是问题。

 对机体的制造当然不能全部在曙光工业这边进行,科纳工业那边要承担f系列新型机的制造,曙光工业只用制造t系列的就好,十台新机体的制造也不是什么简单的工作,制造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设计上不会出现的问题,也不是什么一帆风顺的事。

 大家都忙得飞起,见状的萧云也把生态区接了过来自己盯着,让列奥纳多找来的好几个建筑工业在萧云的指挥下直接把那片区域改成了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还修建了很多大型的穹顶舱,别说养vajra了,就是养帕鲁都没问题。

 拉克丝这段时间一直留在4号世界,只是时不时的会让萧云把她送回1号世界几天时间,然后又会回来,雪莉露对拉克丝一直算是比较警惕的,性格很傲娇也很直接强势,可偏偏却不是不争不抢性格温柔的拉克丝对手,雪莉露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也会很茫然怎么自己就被拉克丝给牵着鼻子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