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四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2页)

 在大凉军猛烈的炮轰和东胡人舍生忘死的冲杀之下,王岩的三万大梁军因为缺衣少食,又盼不到援兵,没有任何斗志,只能乖乖投降。

 在写给大凉皇帝陈长生的战况汇报中。李景孝深刻的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说明自己一定要严肃处理擅自留种的五百军士。表明只要刮西风,自己立即翻身杀回去,将东瀛小野人全都杀灭。

 陈长生一一看完战报,对李景孝的战报尤感兴趣。

 虽然他对东亚地区的海图了如指掌,但对李景孝征服新罗,一路威慑琉球以及东瀛诸岛的经历也很感兴趣。毕竟这情节堪比探险小说。

 大凉海军虽然成立时间短,但战绩斐然,这让陈长生大大的高兴。

 对于李景孝要求自罚的请求,陈长生也做了认真的批复。

 你很不错,有很强的政治觉悟和民族意识,但事情已经酿成,妄自处罚你手下军士会影响军心,认为朕赏罚不公,明明打了胜仗,却要处死勇敢作战的士兵。

 这么滴吧,朕给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你找机会把你那五百军士再送回东瀛,让他们驻扎在那里,我吃点亏,在那里设置一个东瀛郡。以后把在大凉犯了罪的囚犯发配到那里去充军,让他们去稀释本地人口的血液。这样,你也算替朕征得了一块土地。

 对了,记着来回多了解船只状态和沿途海况

 ,以后像这样的远征多了去了。

 “末将一定谨遵皇帝圣明,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李景孝接到陈长生对自己的处理决定之后,一时间为大凉皇帝的宽宏大量感激涕零,遥向西方叩首谢恩。

 此时,因为战乱,半岛人口锐减,生产凋零,几乎陷入绝境。

 陈长生令李牧调拨粮款赈济半岛居民,毕竟现在半岛已经全都属于幽州治下了。

 李牧一边布置一边给陈长生写信,闻讯如何处置新罗国民。毕竟,他们是乱臣贼子,跟随着新罗王叛乱,现在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心里一定会对大凉帝国有仇恨,这些人也是不稳定因素。

 陈长生也想到了这一点。

 于是回信道,李牧你考虑的很周全,我想,既然新罗人狂妄自大,居然干出贪心不足蛇吞象的蠢事,那就把他们分散迁到辽东地界,让他们真正见识一下什么叫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气象,省得他们只会偏居一隅意淫。

 至于那些大梁降卒,你挑选精壮的充实海军,剩下的留在半岛充当官奴,让他们种地筑城,干点体力活儿,既然他们在半岛吃了那么多粮食,那也得给当地人做点贡献才行啊!

 李牧看完陈长生的批示,立即回复道,我主神圣英明,乃是大凉百姓之幸!也是吾辈之福哇!

 陈长生见李牧如此快速回复,也被他不着痕迹的奉承弄得心里贼高兴。

 李牧征伐半岛有功,所以官复原职

 ,重新担任幽州刺史,并授一枚二等帝国勋章。

 帝国勋章是陈长生为了激励属下官员将领新设置的名誉奖章。分一二三等,发勋章对应的就有奖金,还有相应的待遇。

 但这种勋章不同于大梁的军功爵,军功爵是民爵。终生享有待遇。但勋章是一次性的。而且不能继承福利。

 这个就可以避免手下产生功成名就,坐享其成的心理。为了拿更多勋章和奖金,就得不断去努力争取。

 除了李牧之外,陈长生也授予谢彪一枚二等勋章,至于陈胜、吴广、李景孝和姚广志等将领,均授予一枚三等帝国勋章,以示奖励。

 至于那些参战立功人员,也都分给土地或实物等,因为半岛打仗打得男人都死了大半,所以那些无家可归的妇女也都分给他们做老婆。

 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欲望,也让那些妇女有了吃住的地方,减少了地方的财政压力。

 陈长生如此赏罚分明的做法,令手下将士各个欢心,人人争相去为帝国立功。

 而李牧也借着这次战争的机会,看到了东胡人特殊的用途,那就是作为雇佣兵为帝国去做正规部队不能做或不愿做的脏活儿累活儿。

 所以,他把东胡诸部首领也官升一级,让他们当县团级干部,准备更好的为大凉霸业服务。

 大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了半岛反动势力,擒新罗王送往新京,俘获大将王岩及手下军将近两万,大大震惊

 了大梁朝。

 不是朕不努力,是大梁的气数将尽了啊!

 亓无忌闻听痛苦的嘶叫!

 本来摇摇欲坠的大梁江山,越来越有风雨欲来风满楼的颓败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