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四百三十八章 海外领地(第2页)

 李景孝在南洋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快就引起了大凉朝野的轰动。

 特别是他从爪哇国带来的丁香,肉蔻等香料。一时间成立居家旅行必备的奢侈品。给大凉帝国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很多大商人和有志青年都想自费跟着大凉舰队再到那些富饶的海岛去做生意或建功立业。大凉朝一时掀起了一股下南洋淘金的风气。

 这种热情也感染了大凉皇帝陈长生。

 “呵呵,朕只是提个醒而已,没想到这李景孝动作可够快的。居然替朕拿下了这么多海外领土。”陈长生满意的对王之涣等朝臣说。

 他本来还担心着新建的大凉海军能否执行如此重要的任务,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为了嘉奖李景孝的功绩,陈长生封李景孝为海军上将,并奖励他二级帝国勋章一枚,奖金白银两万两。

 同时,跟随李景孝出征的各级将士也都晋升一级,并依据功劳各有赏赐。

 此时,姚广志在旅顺军港内也下饺子似的一口气建好了四艘重型战舰和六艘运输补给舰。这让大凉海军的主力战舰达到了十一艘,各型运输舰船二十多艘。

 大量战舰下水,除了意味着大凉帝国投入海军的资源加大,还造成了水兵数量的缺乏。好

 在李景孝在经过两次远航之后,不单攫取了海外领地设立军港,还培养出了大量有经验的水手。

 李景孝让这些水手老带新人,解决了水手匮乏的问题。

 至于陆战队员,则大量招收志愿下南洋的商人和想发财的青年来充当。为了区别大凉正规的海军陆战队,李景孝把这些志愿兵称为民团。这些民团需自费购买武器装备,服从大凉舰队的指挥,在需要大规模作战的时候充当侧翼掩护或者预备队。另外,像进村屯清乡扫荡反叛力量,捕抓盗贼,加强大凉对海外领地控制之类的小活儿,则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作为报酬,大凉海军允许他们免费搭乘军舰和运输舰到各海外领地去,并且限量免费运输这些人自带的商品。

 在海外交易所得的税收,大凉也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毕竟这些都是白来的。

 带着商业目的,大凉帝国海军的第三次远航很快成行。

 这次,换由姚广志带队前行,因为这次的主要目的不是开疆拓土,而是为了稳固所占领的海外领地,所以舰队只带了一千多名士兵,但带了近两千民团和大量的货物。

 姚广志沿着李景孝走过的路走走停停,不时把民团撒到台湾,吕宋和爪哇、狮子国等地。

 此时,爪哇由高仙芝管理,狮子国由李景孝的一个亲信部下张赫任总督。

 姚广志刻意在这两个地方驻足逗留了半月有余,观察了两个

 总督在当地的做法。

 他发现高仙芝这个人很骄横,对当地土人的统治也很蛮横残忍。可能是因为高仙芝本身就是新罗人,新罗被大凉征服后,他也成了战俘。在大凉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屈辱。现在他率领大凉军征服了爪哇这个比新罗更弱小落后的地方,开始把之前所受过的屈辱全都报复给这些弱小的土著。

 对强大的人卑躬屈膝,对弱小的人不去帮助却横加欺凌,这也是大多数底层百姓的人性弱点。话说姚广志也是从基层干上来的,所以对这些事儿特别懂。

 他并没有因此职责和嘲笑高仙芝,而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出了相应的劝告。

 内容就是,爪哇这个地方已经是大凉国的土地了,虽然大凉皇帝暂时还没有在这里设置郡县,但这是早晚的事儿,所以,这里的统治机制也要和大凉本土并轨。

 对当地土著要讲人权,要恩威并施,让他们了解大凉皇帝的恩德。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当地土著对大凉的抵触性,并能积极的参与到大凉对这些地方的统治之中。也就是所谓的以夷制夷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内耗和管理成本,巩固大凉帝国在这里的统治。

 高仙芝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对这话也听得懂。当即应允一定照做。

 况且姚广志又带了数百由商人和志愿兵组成的民团,姚广志相信,有这些人的加入,高仙芝也不能太肆意妄为了

 。

 因此,在狮子国驻留了一周之后,姚广志扬帆回航,结束了大凉海军第三次远航。

 正当陈长生在南洋积极布局的时候,李大勇和李广利二人也整顿兵马,向大夏进军,这次出兵的名义是讨伐叛逆,而目的却是安息帝国在呼罗珊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