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四百八十二章 百年难遇的机会(第2页)

 当杨林在益州西南起事,拉起大旗来公然称王的消息传到陈长生的耳朵里的时候,陈长生似乎看到了巨大的机遇。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益州虽然从各个方位都很难打,但南面却是个空位呢?”陈长生当即就激动起来。

 四川这个地方,群山环绕,无论从北面,西面,还是东面,都有高耸如云的大山屏卫。所以,虽然陈长生手下大将马涛在西羌驻军,在青海和西藏一线排兵布阵,但却对益州毫无办法。

 但西南这一方向,却可以直接捅到益州的腹地。

 陈长生立即把高比例地图拿过来,手指比着杨林起兵的路线和势力范围,思考着如何能用上这个难得的机会。

 “李牧,你看看,如果我们能把中南半岛和两广地区弄过来,是不是就和西南的王三儿的势力接连在一起了?”

 李牧凑过来一看,“嗯,陛下说得有道理,如果我们能把王江王三哥拉拢过来,那可就在宋曦的益州那里

 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啊!”

 “这事儿你看派谁去办好?”陈长生志得意满的看着李牧。

 其实他也是给李牧一个加官进爵的机会。

 李牧经略幽州,又把东洋四岛和琉球纳入了幽州的管辖,可谓功劳巨大。不过,大凉帝国能干的将帅实在太多了。

 和那些打败贵霜和安息帝国的将领来比,李牧的功劳还不算无可比拟。毕竟人家灭的国家比他灭的要多得多,征服的领土和人口也比东洋四岛和百济要多得多。

 他要想重用李牧,硬件上必须要过得去,能让其他将领心服口服。

 李牧当然也知道陈长生的心意。

 “呃,陛下,属下的部将吴广本身就是南地人,对南方的气候和环境很熟悉,您看......”

 “行,吴广这个人我也接触过几次,人比较老实可靠,他也跟了你几年了,大仗小仗也没少打。战场经验是有的,这次让他去南方锻炼锻炼,如果他真的能堪大用,我也不会埋没他。”陈长生爽快的说。

 吴广是李牧的部将,属于幽州军序列,吴广在战场上立功,大头也算在李牧头上。

 另外,这个时候,中南半岛最利害的也就是一个暹罗国,而广州,那时候还是个小渔村,四五六七线的小城镇,大梁朝发配罪犯的地方。根本不算什么战略要地,也没有啥正经的城防。

 所以,吴广去那里也不会遇到什么真正的阻力。

 不过,鉴于吴广此去,是为

 了和王三接触并收纳降服王三,所以陈长生还是把他给叫了过来。

 “你这次去,一定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和那个王三儿起啥冲突,要对他宣扬我大凉帝国的威德,尽量把他拉拢到我大凉的旗下,他如果要什么名分,给他就是!咱们大凉帝国地域广大,多一个诸侯王少一个诸侯王都没啥关系。”

 “嗯,陛下,属下记住了!”吴广叩首道。

 于是,吴广立即率本部五千幽州军,准备南征中南半岛。

 李牧见自己的嫡系要去建功立业,当然也不吝惜资源,大力支持。什么枪啊火炮什么的都给按甲种师团配备。又给他添了上千幽州的东胡兵。

 陈长生又下了一道手谕,命海军司令李景孝派遣运输舰队立即护送吴广南下北部湾。从南向北配合迎接王江的部队。

 只要能把王江给收服了,也就让亓无忌未来的复国基地漏了风。

 陈长生安排完西南方面的战略布局之后,又把目光转向了北方。

 “关中地区的大渠修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该把这块地方也拿到手里了。”陈长生沉吟着。

 关中大渠因为大梁皇帝亓无忌的撤资,差点成了当代最大的烂尾工程。

 好在陈长生在王猛的配合下及时接盘,出资金,设备让这条大渠能继续修下去。

 而今年又是个大旱之年,关中地区的数百万亩良田都指望着靠这条大渠来度命。如果大渠正常开通使用并发挥灌溉作

 用,自己的大妹夫很可能就会派重兵来抢夺这块地。

 那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要拿下关中之地,亓无忌势必要反抗,毕竟这里是大梁北方的核心地区,如果失去了汉中,大梁在北方的势力将全线崩溃。必将退缩到长江以南地区。

 没了这块地方的战略支撑,在死守大同和翼州,也就没啥大用处了。

 所以,夺取汉中,已经成了将大梁帝国势力压向南方的重中之重!

 “是时候让刘伯当干点事情了!”陈长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