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五百七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2页)

 这才是大凉军占据合浦郡的真正目的。

 当然,在香港地区,吴广也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是利用大凉水军的优势,打击并占领番禺,控制住南海郡,然后沿珠江一路北上,再插大梁朝一刀。

 所以,他始终没有放弃香港这个战略要地。

 吴广这个战略是经过陈长生首肯的。

 之所以要走水路,是因为从地面进行攻击实在太困难了。

 除了交州遍布原始森林,筑路成本太高,而且修的路没几年又会长满树木植物,而且南岭又如同门户般挡住了从南向北的去路。虽然岭南岭北之间有通道,但如果大梁锁住这些关隘要道,要进入大梁腹地就要付出巨大代价。

 走水路,从水上进攻,就少了很多麻烦。增加了隐蔽性,运兵的能力也大。

 当然,想法是好的。要实施起来,也需要时间和巨大的费用。特别是高凉这个战略要地,必须要经营好,牢牢控制住。

 吴广虽然派韩勋和杨威驻扎在此地,但他并不放心。因为只有当地民众彻底归顺了大凉,驻扎在高凉的军队才有了根基。

 高凉是合浦郡最后一个被大凉收纳入手的县。而且这里的人因为洪谨和李固的原因,虽然惧于大凉的兵威,但心里并不一定真心臣服于大凉。

 而且高凉县令洪谨已经被杀,高凉县还没有县令主持这里的政务。

 从本县提拔根本不可能。从其他县调,恐怕高凉人对那些投降派也不会心服口服。

 此时,吴广想起了一个人——袁沛。

 这个袁沛是合浦县人,当初为了抵御马腾蛟的入侵,散尽家财招募民团,准备保卫家乡。

 后来士蒯请大凉军助战,吓退了马腾蛟。

 而袁沛因为要刺杀马腾蛟,险些送命,被大凉军杨威救出,送到大凉帝国去游历学习。

 袁沛在大凉帝国游学了半年,详细考察了大凉帝国的社会人文和吏治,军事等之后,由之前对大凉不屑、仇视变成了钦佩和感慨。

 大凉帝国的民主和富强让他难以想象,他忽然觉得,井底之蛙,夜郎自大就是说他自己。从前,他觉得大梁朝已经是天朝上国,大凉帝国只不过是靠血腥暴力所建立起来的军事集团。可是现在他不这么认为了。他觉得,只有实施大凉帝国的制度,才能给当地的百姓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在大凉帝国,百姓的脸上始终带着发自内心的笑,他们对自己的皇帝陈长生是崇拜加爱戴,把陈长生视为救世主,神明一样。大凉的官员,也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反倒和蔼可亲。

 大凉的士兵是威武雄壮的,为了保卫自己的帝国,他们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了荣誉,他们可以抛头颅洒热血,为国而战!

 所有这一切,都让袁沛产生了一个想法,他也要做这样的人,能利用自己的才能真正给百姓办一些好事,实事,而不是为了升官,阿谀逢迎,贪赃枉法,只求自己过得好。这样的人生,才不辜负自己的才学。

 所以说,袁沛这趟大凉之行,已经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他怀里始终揣着一本小红书——神教语录。

 里面记载的是大凉皇帝陈长生对大凉帝国的分析,和大凉发展的方向,目标。

 为百姓服务这五个大字振聋发聩,也让袁沛对陈长生产生了崇拜之情。

 他虽然不是神教之人,但他也愿意像神教中人那样要求他自己。

 如果有一天,他自己做到了神教语录中那些要求,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神教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