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夫子本尊 作品

第六百二十三章 艰苦奋斗(第2页)

 平时,村民兵负责打猎,保护村民不受野兽攻击。如果遇到扶余人,那各村的小队和中队就要联合起来,依靠村外的土墙和木栅等防御设施,进行自卫。而村中队长和大队长就要把敌情迅速汇报给孙龙江,孙龙江就会以最快速度带兵前来帮助村人打扶余人。

 在平时,孙龙江也会带着部队巡防这些村屯,而那些民兵,也要和孙龙江经常互动,互通信息并接受孙龙江在军事上的指导。

 这也是孙龙江想出来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毕竟,各村屯沿河绵延数十里,孙龙江不可能不干别的,就替他们打更当保安。

 好在这些移民大多都是第一批到这边的老户,已经熟悉这边的环境,并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李景孝后来又发了一些刀枪和火铳给这些人。

 所以,这些移民很快组建成了五个大队,共一千多民兵。拥有火铳一百多支,弓箭二百多副,大刀和长矛等五百多柄(支)。能够充当战马的马匹有三十多匹。

 而孙龙江则在双城子一带建立了卫所。

 孙龙江建立卫所的过程很艰难。

 最初他只是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干。双城子那里当时是一片茂密的原始丛林。

 孙龙江带领部队伐木取材,用他在辽东学会的方法,教那些手下用木头搭建营房,构筑防御工事。因为天气过于寒冷,而且给养帐篷也不足。很多士兵都冻伤或者病倒。孙龙江也有些发愁。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太骨感。

 他最初来黑龙江,就是为了能带领兵士绕到扶余国的北部去攻打扶余。可没想到,来黑龙江行省两三个月了,他现在不仅训练不了新招募来的士兵,还像个农夫一样,天天顶着寒风饿着肚子领着手下人干活。

 这种状态下,一旦发生战事,他根本没有把握能护卫百姓,击退扶余人。

 正当他发愁的时候,一队人出现在了他的军营前。为首的正是当初建议从河道走的金英杰。

 原来,那些移民在安置好了自己的家园之后,带着獐狍野鹿等物过来看望孙龙江来了。

 金英杰看见孙龙江正率领着自己的部下在伐木构造营房卫所。于是大手一挥,对跟着他来的民兵们说。当初若不是孙将军帮助我们,我们恐怕早就冻饿而死,现在我们无以为报,只能给孙将军和这些将士出把力气了。

 此时距离农忙耕种时间还远,那些民兵们也都赞同。

 于是金英杰带着那些民兵留在卫所,帮助孙龙江盖营房,构筑防御工事。

 这种军民一家亲的行为也让孙龙江大为感动。

 有了这些民兵们帮忙,孙龙江终于盖好了营房,避免了大批战士因为冻伤而减员。

 金英杰也给孙龙江带来了一个消息。

 因为孙龙江护送的这些移民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姜士信又准备把一波移民外迁到海参崴城外去。

 和金英杰他们不同,这些人之前一直在海参崴筑城,并没有到内地开荒种地的经验。让他们出城,他们根本没地方去。

 所以只能往金英杰他们那些村屯里挤。

 但他们又和金英杰他们不是一个地方来的。所以双方发生了矛盾,有些地方,已经演变为武力冲突了。

 那些移民又没有官员来管,所以金英杰过来找孙龙江想办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