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20 作品

帝国的村社制度(第2页)

 

帝国的各级军事贵族共有数百万人至一千多万人。帝国的中层人数虽然和联邦乡绅人数差不多。但是帝国的服役贵族与联邦传统社会绅士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联邦的乡绅们大多身兼祠堂长老,是基层组织的利益代表。而帝国服役军事贵族作为基层村社的统治者,和村社组织基本既无血缘关系亦不代表村社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代表,当然哥萨克地区除外。

 

此外,联邦的乡绅属于士大夫阶层,是儒家伦理的载体,作为社会的精英分子,协助政府管理地方事务。他们本身并不是官僚机构成员,往往是地主、文人,亦可以经商。而服役贵族只为皇帝服务,以祈皇帝赏赐他们村社,即帝国官僚机构和国家军队远比联邦庞大。而且帝国贵族经商的兴趣很少,即使在社会的现代转型中,他们多转化为知识分子和文学家,而不是成为商人,亦不能代表地方利益。

 

十九世纪末,帝国农业改革在摄政王奥尔良亲王主持下顺利的完成,根据土地金册记载帝国本土加上拉普拉塔总共有35万个村社。

 

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帝国维系沙皇、服役贵族、米尔三个层次的整合的是改良版天主教。和欧洲大陆时代不同,皇帝被认为是宗教最高首领,特别是村社农民视沙皇为天父。eu地区宗教实现了希伯来精神一神信仰和救赎和古希腊理性主义主智认知精神的结合。

 

而帝国的宗教只剩下了希伯来精神,完全抛弃了所谓的古希腊理性主义和罗马的法律传统。

 

这亦构成了布列塔尼亚帝国特有的思想方式,主张人可以通过冥想接近上帝。这种寻找救赎的方式和欧洲教会甚至欧系布列塔尼亚东正教的差距都很大。思维结构上它更加类似于黑格尔的观念一元论。

 

这也是帝国教会后来抛弃上帝信仰,转向神秘主义geass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此,以神秘主义为主题的崇拜只能是泛斯拉夫主义,皇帝才是这个国家的代表,其建立的国家属于旧日罗马帝国为同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