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国公 作品

338 追踪魔剑

时飞阳在五台山上住了大半年的时间,主要精力都用来编纂那部《太乙混元经》,这部经书,主体还是五台派原来的法藏,加上方瑛元皓带来的金简玉页,时飞阳将其融会贯通,重新编排,又加入了一部分自己的东西。

此书内容博大精深,不仅留作日后传给五台派弟子的“教科书”,里面有些东西,太乙混元祖师、许飞娘、司空湛也要用心钻研参悟,尤其是上部讲道的部分,三人水平亦有高低不同,参悟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

时飞阳把那口蚩尤天魔诛仙剑交还给太乙混元祖师,教他小心祭炼,日后能不用就不用,就算是用,也不能轻易解开封印。

又特别叮嘱:“前古人皇开拓洪荒,那时候道高术乏,于是观天道而衍生百法千术,是有百工。如今咱们,皆道术高而道浅,各种炼丹、炼器等法术,百花齐放,几乎无穷无尽。

道为本体,术为应用,有道无术,那是眼高手低的废物,有术无道,那是心术不正的邪魔。咱们于法术和器物的应用创新上,已经远远超过三皇五帝时期,关键是找回当年的道统,道术并举,有根有果,方是正途。”

他这番话,既是给五台派未来指明了目标和路线,也是告诉太乙混元祖师制服蚩尤的关键。

他跟蚩尤相比,道远不如,但术远胜之,毕竟蚩尤是数千年前的人物,那时候的“术用”都还很原始简单,前古奇珍也不是每件都胜过后人炼的宝物,金船里面的那些刀剑兵戈,绝大多数都不如后世的飞剑,只是集合全国之力所制,品质较好,还得重新祭炼方能应用。

他要太乙混元祖师扬长补短,方有取胜之机。

随后他离开五台山,先回天津卫。

到了明宇仙市,弟子们都来恭贺他炼剑大获成功。

姜庶也到了,却不是贺喜,而是带着满满的担忧,旁敲侧击地说了几句魔法不能轻易沾染的话。

他也是很矛盾,不说吧,担心时飞阳日后走火入魔,说吧,又担心时飞阳反感厌弃,说起话来,就有些吞吞吐吐。

时飞阳笑着看着这个弟弟,能够感受到他的关心,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吧,我所修三皇大道,一切妖魔人身鬼怪,皆可驾驭,俱是大道化生出来的,道生之,德畜之,我以道德牧之、使之、由之、用之,周行不殆,当可天长地久!”

姜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只挤出一句:“你既然这样讲,那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反正,我是不会沾的。”

“嗯,你别沾,我沾就够了。”

时飞阳跟雪山、青城两派了解些增温降雨的事,在他不在的时候,这些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凌浑和姜庶比较保守,不敢跟天地对抗太过。

结冰线没有推过黄河,始终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反复拉锯。

降雨量也只是保证了北方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旱灾。

不过时飞阳先前在塔里木盆地里面降了好些雨,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几万个,到底改变了些当地的气候,使得冬天不那么冷,夏天不那么热,周围高山上的冰川开始融化。

这也影响了西北地区,黄河、渭水等河流水量开始充沛,黄土高原上栽种的花树草木开始疯长,很多原本黄色的地区都变绿了。

除了中土这些事,还有海外的贸易。

三艘大船每年往来天外神山跟中途一次,运来大量的珍贵的原材料,再从中土运回各种精巧的玩意带回去。

中土匠人真个厉害的,能用海外的东西制造出各种匪夷所思的艺术品,单是雕刻就能玩出许多花来,玉雕、骨雕、木雕、熬胶、调漆、烧瓷……

目前中土出现了用天外神山某种树的汁液熬出来的漆,加入不同物质熬出各种色彩,制作出绚烂多彩的漆器。

还熬炼出七十多种树胶,用来制造各种软管、软壶之类的东西。

用海外各种海鸟的绒毛制作点翠饰品,或是纺成绒线,做各种防火、防雨的衣物。

也有不少妖怪坐船跑来中土,请中土匠人为他们雕刻法宝坯子,譬如一座九层骨塔,里面中空,要有可以开合的门窗,有上下的楼梯,内壁上还得有各种符箓,外面镶嵌各种宝石,这种精细活,妖精们大多做不来。

期间也有不少意外,比如某邪道妖人企图在海上抢船夺宝,被随护的妖兵打得粉身碎骨,元神也给捉来,放到仙市中售卖。也有在明宇仙市中试图捣乱闹事,偷盗诈骗的,也都给打杀了,将元神放在市场上售卖。

来仙市交易的人越来越多,仙凡都大量增加,还有很多江湖中的侠客带了银钱跑来购买宝刀宝剑。

处理完种种俗务,时飞阳开始闭关。

这次星宿海炼剑渡劫,他收获颇多,九子母天魔完成取精受孕,都怀上了天魔的种,接下来孕养到足够时间,等待瓜熟蒂落,九个子魔降生以后,这九子母天魔就是真正的完全体了,比鸠盘婆那套更加厉害。

同时,他又炼成了九口天魔诛仙剑,给紫青兜率火增添了许多天火元气。

另外还有一样东西,就是炼剑之前得到的《九天玄经》,这些东西都已经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他为五台派编书的时候,添加了一些克制《九天玄经》的法术,但都是粗浅的东西,真正深奥的部分还要细细参悟。

峨眉派修炼《九天玄经》,不但法术强大,不受魔扰,也没有天劫,无论飞升还是炼宝,全都无灾无难,可以直接成功。

按照原著中严媖姆的评价,叫做“既稳且速”,不但稳妥不容易行差走偏堕入邪魔之途,而且修炼的速度也不慢。

有这么多好处,自然也要付出很多代价。

其中之一是内外兼修,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除了自身道法的修持以外还要出去积修功德。

还有一個铁律,就是必须保证童身,不能破戒,身、心,都要保持纯真,哪怕意淫也不行,至于夫妻生活、孕育儿女更是不可以,便是齐漱溟和荀兰因两口子,生完孩子也得再去双双转世,来生以童身入道,只是还保持前生的夫妻名分而已。

另外,他们对心性的要求也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