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牵连


  “现在,我最担心的已经不是这个问题,如今这件事波及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大,牵涉的人也越来越多——”吕必安的话并没有说完,但王茂平等人也知道了他话中的意思,就怕哪一天他们也会受到波及。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对于这种事情朝廷一向是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所以即使他们如今只是微不足道的观政进士,但如果同一书院的学生和那个黎苍社沾了边,那他们就肯定会受到牵连。

  正如吕必安所预料的那样,如今的风波已经开始波及到朝中的官员。只要让政敌的族人、亲属、朋友与这件事情沾上边,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扳倒对方的机会,一时间,官员是人人自危,谁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其他官员参一本。

  ……

  “臣有事启奏,通政司右通政郑斯年之妻弟与近日江安所抓获的黎苍社贼人之一为至交好友,双方多有书信来往……”

  “查!”

  “启奏圣上,吏科都给事中阮风节之业师为碧湖书院之山长,今碧湖书院多名学生与百鸣诗社有勾连……”

  “臣有事启奏……”

  这几天的早朝,各言官是异常的活跃,皇帝的御案上的参本已经是厚厚的一摞。而且势头有愈演愈烈之势。

  如今已经不再局限于和黎苍社扯上关系,而是只要你曾经的言论或者文章诗句被人抓到了把柄,那就会被参上一本。

  当然就连王茂平他们这些初入官场的小虾米也都没有逃过。当然像他们这种是不配一个人被参一本的。

  而是被人打包到一起被参了一本,这些新科进士在京城期间的一些文章诗句被人家当做攻击的把柄,要知道有些词句被人曲解一下,就马上变了意思。

  王茂平并不喜欢参加什么诗会文会,也很少作诗。但是耐不住人家将书院出身,尤其是七大书院出身的进士,抓两个典型,然后将他们捆绑在一起。

  什么才不配德,应该将这些进士的功名全部革除。对于新科进士中曾在书院求学过进行严格的调查,避免不轨之人趁机进入朝堂。同时应禁止碧湖书院的学生参加科举等等。

  反正将他们的“罪状”罗列了很多条。王茂平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还没有授官呢,就提前感受了一把朝堂的险恶。那个叫梁道生的御史,我记住你了!!!

  不过将他们这些人革除功名应该是不可能的,但因为江安这件事情,他们书院派的这些人前途肯定会受到影响,当然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但王茂平还没有预料到他们的风波还没有结束。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事启奏!”御史梁道生出列。

  众人一看,又是这个梁道生,这几天他可真是一直都没有闲着,今天他这是又准备参谁一本啊!

  启元帝揉了揉有些发痛的额头,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臣要参工部左侍郎韩正广,其子韩沐齐在津正书院求学期间,所作诗词藐视朝廷,同时还留有前朝之文著。还请圣上从严处置,以正朝廷之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