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中的驴 作品

第1047章 已经习以为常(第2页)

  “自从王大人成了咱们的知府,那些家里过得苦的,也总算是有了一些盼头。”

  “谁说不是呢,就我们巷子里那一家,之前,一天一顿饭都不见得能吃上,如今人家在官办的作坊,虽然是杂工,但是总算不用天天饿肚子了。”

  “我们隔壁的隔壁,如今负责大街的扫洒,也不用到处借米了。”

  “知府大人还真是一个大好官啊!要是能早点来就好了。”

  “我得回去告诉老林家,官府又招工了,希望这次能够轮的上。”

  对于告示上的内容,围观的百姓们别管认识不认识,那总是要和身边的人八卦上几句,感觉才没有白听。

  “差爷,这食品作场是做什么的?之前怎么没听过呢。”

  还没等差役开口,身边的人倒是插了一句:“带个食字,那肯定是跟吃食有关啊!”

  “没错,就是做吃食的。”

  听到官差的肯定,刚才插话的百姓显得很有面子。

  “那做的是什么吃食啊!”也不纠结为什么非要叫食品作场,百姓们的注意已经被吸引走了。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差役看似是卖了一个关子,实际上他也不清楚啊!

  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时候是到什么时候?提前给他们透露一下,如果不贵的话,也可以捧捧场。捧不了场,也可以过过眼瘾嘛。

  所谓的食品作场,实际上就是一个小作场而已。现在主要就是制作一些和山楂有关的吃食。

  毕竟山楂在肇原府的蔬果中,也算是占据一席之地,耐旱耐寒,挺适合在这边生长,不过如今的吃法却并不多。

  之前王茂平一直让家里的厨子江家父子研究山楂的做法。虽然他给出的都是前世常见的,但也只能是凭借自己的了解去描述。

  对于具体的做法和配方,并不清楚,只能靠这两个人自己去琢磨了。但要不说人家是大厨呢,还真是让人家琢磨出来了。

  口感和外观与他记忆中的相比,都十分的相似。那些许的差别,就可以忽略了。不过,这种显然是不能做成阜安州那种小吃摊的模式。

  那就干脆办一个作场好了。虽然不大,但是挂着官办的名头,将来有了收益也是朝廷和肇原府衙的。

  其实这样的地方官办作坊并不少见,毕竟一些官员为了在任期内有所建树也算是绞尽脑汁,办作场无疾而终,就算什么也没发生过。不过万一风生水起,那功绩不就来了吗!

  虽然和阜安州制糖作场那种朝廷批准拨银修建的相比,这种肯定是自负盈亏,属于小打小闹,但小功也是功。

  不过平心而论,他倒是没有往功绩上面想。只要是有利于肇原府及百姓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而之所以叫食品作场,还是对于未来的期待,以后也许会陆续增添其他种类的吃食也说不定,到时候这食品作场也能够发展,壮大。

  毕竟来日方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