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顺小波 作品

1 空白的未来

陈一凡躺在床上,盯着敌方英雄的复活时间。开局不到十分钟,局面尘埃落定,游戏就要轻松赢下。敌方水晶仅剩丝血,游戏英雄钟馗果断出勾,命中了敌方泉水里刚复活的英雄。同时,我方游戏英雄大乔的回城技能早已准备就绪。随着超级兵的蓄力一击,游戏画面定格在上一秒。

巅峰赛2000分,马马虎虎。在游戏里,陈一凡是蝉联四个赛季的国服钟馗,十勾九中。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成绩不出众的高中毕业生。

陈一凡晚熟。小学、初中那会,老师问大家以后想干什么,别的孩子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志向。他却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他不知道未来,也没想过以后。

咚咚~

姥姥把饭桌上的菜肴热了一遍后,又敲了敲门,接着安慰道:“一凡啊,出来透透气,吃点东西,一次失利算不了什么。你以后的路还很长,振作起来!”

前两天,高考成绩下来了。陈一凡没过一本线,十分沮丧。他把自己关进房间,整整两天了。饿了、渴了、忍着;躺着、发呆、打游戏。

陈一凡神情黯然,声音沙哑,说道:“让我一个人静静。”

姥姥轻叹一声,默默走开,她把热过的饭菜再一次端进冰箱。

陈一凡对着天花板发呆,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父母的模糊印象。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没考上,应该会很失望吧。事实上,他很久没见过父母了。

从记事后不久,陈一凡就和姥姥相依为命。姥姥是社区医院的护工,到了退休的年纪,他们靠着不多的退休金生活。城区的老房子是很早以前入手的,属于医护职工的福利房。相比周围伫立的高楼大厦,显得破旧了些,这里承载了陈一凡的整个童年。

没有人和陈一凡描绘未来的蓝图,一方面姥姥老了,另一方面抚养他就已经很辛苦了。对未来的第一次描述,是在高中的第一次班会上。当时,班主任热情地做着自我介绍,畅谈自己的学生时代和情感经历,最后他提到了大学。

大学这个词语和概念,是陈一凡第一次听说。当时,班主任把她形容得很美好,很神圣。全班同学端坐着,眼神中充满了向往。陈一凡也不例外,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及在刚结识的高中同学面前,信誓旦旦地吹下了牛逼。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高中三年,真的很努力了。陈一凡平时都在看书、背书、刷题。只有在周末的时候,他才会打打游戏,放松一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然而,结果很骨感,高考没达到一本线,游戏反而上了国服。这样的打击对他而言,无疑是十分沉重的。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努力了三年,等来的却是现实的当头一棒。更多的是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从小就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呵护,缺失了至关重要的家庭教育。义务教育更多的是来自道德层面上的规范和约束,教人成为一个真善美的人。例如,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信守承诺、保持善良,等等。一个人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该多美好、多高尚、多伟大。或者,多自私、多卑鄙、多无耻。有的,仅仅是大脑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