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山 作品

136.第136章 智慧城市(第2页)

比如身边24小时跟着的光头老刘,就是安全的最大保证。

 

无他。

 

老刘代表的是省市两级的意志,外省的家伙想玩阴招,就得先过老刘这一关。

 

效果很不错。

 

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向针对周红衣一样针对自己。

 

不是他们不想,只是不敢而已。

 

任总乐呵呵地提点道:“年轻人,不摔打摔打,怎么能成气候?难不成,伱只开发国内互联网市场?”

 

“就在这一两个月内吧,我们的国际市场总部会落户在李家坡,赶着圣诞节上架国际版微信。”

 

“这么着急?”

 

“互联网企业嘛,玩的是速度,讲究快鱼吃慢鱼,不是大鱼吃小鱼。”

 

“你想好了?国际市场不好啃的。”

 

“我相信教员的教导: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有意思,现在的娃娃好像都不太信教员。”

 

“您都说了,他们是娃娃,没有社会经历怎么会信教员?等他们长大点就信了,而且会深信不疑。”

 

“你不是娃娃?”

 

“我没妈,还有个爹要照顾,所以比他们长的快点。”

 

“好小子,我突然觉得跟你换股份是笔好买卖。”

 

“是您抬举我。”

 

“不,你小子对我胃口,有前途,我们化为跟你合作肯定能占到便宜。”

 

“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的事,要不要确定下来?”

 

“这事我不跟你谈,得跟你们省委谈。走吧,吃几个山药蛋蛋,我就去找你们省委谈生意。”

 

“”

 

任总没有参与股份置换协议的谈判,罗辉也没有参加。

 

他只是带着任总到处晃荡,顺便介绍介绍有关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想法。

 

谈判的是由卢明亮和徐总负责,大方向是化为云5股份置换微信8股份。

 

细节方面,就看双方的谈判技巧了。

 

罗辉也不在意。

 

默认了卢明亮不是徐总的对手,做好了吃亏的心里准备。

 

等他们逛完荒山野岭和废弃矿坑回到变成微信总部的金光招待所,谈判细节已经完成。

 

就剩下签协议了。

 

双方都不是爱张扬的人,所以没有请全国媒体,就请了陇省和铜城两级官方媒体简单报道了事。

 

“云技术,必须绑定最大的客户群,然后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益。”

 

签完合同罗辉履行协议。

 

打发了其他人,办公室里就他一个人面对任总和徐总侃侃而谈:“我认为,云服务最大的客户是各省市地方机构和个人,而不是企业。”

 

“企业之间没有什么信任可言,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谁会相信谁啊?”

 

“地方机构就不一样了。”

 

“他们需要庞大的算力和数据服务,却不想承担技术性很强的维护运营费用。”

 

“是云服务最大的客户群。”

 

嗯!

 

任总和徐总相视而笑,满意地点了点头,确定这趟来的很对。

 

罗辉没有因为他们的动作而中断讲解,继续开口:“让地方机构为云服务买单,其实只差一个借口而已。”

 

“如果我是徐总的话,会提出一个智慧城市概念。”

 

“然后制作专业的ppt,邀请各省市地方机构一起畅想未来智慧城市的运作方式。”

 

“一起为梦想窒息。”

 

“这份ppt我已经为您二位准备好了,请过目。”

 

说完,他从自己的办公桌上拿起笔记本电脑,把屏幕转向任总和徐总。

 

“智慧城市!”

 

任总忍不住咋嘛着刚听到的新概念,认真看向ppt。

 

第一幅图依然延续了罗辉一贯的ppt风格。

 

黑色打底。

 

纤细的白色字体写出行大字:智慧城市。

 

仿佛清晨的鱼肚白。

 

看上去很有希望的感觉。

 

翻页。

 

风格陡然变幻,变成了高楼林立的未来城市。

 

楼宇、马路、汽车、手机、公交车所有出现在图画里的建筑和人物都用蓝色的虚线表示出万物互联的场景。

 

标题也很应景:智慧城市。

 

没有详细解释,仅凭图片就能让普通人看明白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再翻页。

 

这次出现在ppt里的是两幅画面,一幅政务大厅。

 

图片边缘写的是政务大厅,图画建筑里却没有出现服务人员,而是穿梭不停的机器人向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意图表达得也很清楚:减少人工服务环节,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代替。

 

另一幅图画则是一个居家场景。

 

画面里女人躺在沙发上惬意地用智能手机办理企业注册申请。

 

姿态非常放松,悠闲。

 

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足不出户可以用智能手机申请办理现在需要跑好几趟政务大厅才能办完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