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山 作品

170.第170章 对二十亿(第2页)

 

“您觉得可行吗?”

 

就这?

 

你难道不该创办个新闻App和短视频App吗?

 

听到张鸣的想法,罗辉的心情有点拧巴。

 

思路是好思路。

 

赛道也是好赛道。

 

可是,搞幼儿和少儿读物这种App,需要面对条条框框数不完的监管程序。

 

App很好开发。

 

技术难度也不高。

 

问题的关键是,内容把控就非常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雄心。

 

可惜,内容把控方面是眼前这位老东家最难把控的东西。

 

伱把握不住啊!

 

大致判断清楚该项目的难点,罗辉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张总的眼光很犀利,以国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言,这种为少儿和青少年增加阅读量的内容App成功率很高。”

 

“罗总愿意投资?”

 

张鸣非常开心,感觉自己好像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嗯,没错。

 

他从微信公众号内容获得创业灵感后总算搞明白了自己之前选择的创业赛道太窄了。

 

方向没选对。

 

应该选择一个更加宽阔的赛道,成功率会更高。

 

比如微信选择了即时通讯和移动支付这个赛道,面对的市场就非常庞大。

 

青少年读物App的市场虽然没有微信那么庞大,却是最容易实现内容收费的赛道。

 

现金流会很大。

 

不像房产类App那样,想收回成本都得几年十几年的持续投入。

 

罗辉很开心在短视频领域少了个竞争对手,非常乐意引导老东家走上正途:“既然张总看好了这条赛道,那您在内容方面有没有具体点的想法?”

 

“内容比较难办,尤其是监管方面的程序,简直难如登天,这个不能急得慢慢来。头一批内容,得直接向出版社购买,把已经出版的少儿读物电子化就行。”

 

“张总,如果您准备开发的App仅仅是电子化了已经出版的少儿读物,我可以确定这个企业走不远。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罗总说的对。只是,内容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我一时半会儿还没想到。”

 

“我有个建议。”

 

“罗总请讲。”

 

“不如以国学和历史小故事为核心内容,构建青少年读物App的竞争力。”

 

“为什么要这么选择?现在青少儿读物不是偏向于西方故事吗?我们没必要跟市场对着干。”

 

“张总,我们打开国门多少年了?西方故事听得还少吗?物极必反啊!”

 

“罗总的意思是,国学和相关内容会是未来青少年读物的发展趋势?”

 

“这是必然情况。”

 

“愿闻其详。”

 

“张总,咱们的民族是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明。虽然暂时在科技方面落后了,这种落后却不会持续很久,要不了几年就会追上来。随着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高,国学和国内历史内容会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必然趋势吧。”

 

“几年?罗总开玩笑吧,我们现在跟西方差距太大,不可能几年时间追平。”

 

“大不了再加十年,十几年总能追平,我们要面对的是未来市场,就得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不敢苟同。”

 

“我记得张总没留过学吧?”

 

“嗯,没有留学,大学毕业后直接上班了。然后就是创业,还都是在国内。”

 

“这个项目张总要搞的话我肯定会投资,但,投资的最大要求是希望张总去灯塔生活一年。”

 

“什么意思?”

 

“你得去亲眼看看,那个灯塔其实早就不亮了,他们肚子里装的都是草包。明白了这一点,然后你才会有足够的信心来做国学内容。”

 

“我记得罗总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留过学,为什么会对灯塔的情况如此悲观?”

 

我上辈子见过啊!

 

听着张鸣的质疑,罗辉迅速开动脑筋搜寻说词:“我没去过灯塔,不代表不了解灯塔的情况啊大哥。翻墙你也会,去国际互联网上什么都有,你随便找找看就知道他们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好吧,我承认你说的对,可是灯塔在尖端科技的掌控方面,还是霸主级别。没有上百年的功夫,我们根本不可能达到人家的水平。”

 

“要不了那么久。不信张总可以去灯塔转转看看,生活个一年半载就知道具体情况了。如果您能去看看,我可以为这个项目投入二十亿。”

 

“二十亿?”

 

“对,二十亿!”

 

“罗总要占多少股?”

 

“那要看张总给多少股了,总不能低于70吧?”

 

“好,既然罗总这么豪爽,那我去灯塔转转看看。”

 

“没问题,现在就可以签署投资意向协议,张总在灯塔的时候可以遥控国内的团队完成App开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