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山 作品

174.第174章 微信是个大杀器

第174章微信是个大杀器

 

“仔细说说棱镜计划。”

 

“罗先生,我想所有媒体记者都对这个项目感兴趣,非常希望能从您这里获得相关信息。”

 

刚拿到话筒的记者顾不上自我介绍,用最简单的方式抛出问题。

 

“这是个公开的秘密。”

 

虽然问题有点超纲,罗辉还是非常乐意回答:“这个主要用于监控盟友的间谍技术网络,在各国高层间是公开的秘密。”

 

“被监控者知道自己被监控了,却没有有效的遏制办法,只能避免使用一些高科技设备。”

 

“比如智能手机。”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国首脑都在使用老旧的功能手机而不是最先进的爱疯4这种尖端科技产品。”

 

“是他们不知道爱疯4好用吗?”

 

“不!”

 

“是他们知道爱疯4这种高科技产品可以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敢用啊!”

 

“少数选用智能手机的首脑级人物,也只会选用荣耀、三星智能手机。”

 

“原因不复杂。”

 

“因为这两款手机品牌里最核心的芯片和软件都脱离了灯塔的工业体系,不存在后门。”

 

“”

 

天下没有免费的答案。

 

既然已经抛出了棱镜计划这个大杀器,干嘛不再加点料,为自家手机品牌做个推广呢?

 

当然,只推荣耀超级手机的话,痕迹太明显了。

 

捎带手加上三星。

 

这样就显得没有那么突兀了。

 

达到目的后,罗辉话锋一转把皮球踢向灯塔:“当然,作为外人,我对所谓的棱镜计划只是略知皮毛,想知道更多答案,你们还得去找CiA和五眼联盟的工作人员仔细了解。”

 

然并卵。

 

接下来连续三次起身的记者对棱镜计划的兴趣比对微信和他这个年轻富豪的兴趣大。

 

提问也围绕着棱镜计划。

 

罗辉来者不拒。

 

凡是相关提问,都会拐弯抹角地引导到爱疯4的技术性监控后门上,并没有给出记者想要的答案。

 

终于。

 

拿到40号提问机会的记者想起正事:“年轻的亿万富豪先生您好,由于微信和微信支付在中东市场上的亮眼表现,您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版面上。”

 

“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更加热烈些,不少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想以你为榜样进行创业。”

 

“同时,我也关注到,您在汉语互联网市场非常受欢迎。”

 

“根据我的观察,这种热潮却没有出现在西欧各国。”

 

“请问,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呢?”

 

“我是来自法新社的记者,非常希望得到您诚挚的回答。”

 

高卢鸡也急了。

 

看着提问的记者,罗辉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这位记者先生,如果您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

 

“拥有成长潜力的互联网企业只会诞生在灯塔和我国,其他各国似乎都没有诞生具有成长潜力的互联网企业。”

 

“这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现在还有个更新的发展趋势: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灯塔的互联网企业爆发速度也非常非常缓慢。”

 

“近乎于停滞状态。”

 

“比如,最近一年来能够实现迅速扩张的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来自于我国。”

 

“这不是偶然现象。”

 

“而是结构性矛盾。”

 

“我这样说大家或许不太明白,就举个著名的例子吧。”

 

“汽车刚刚诞生的年代,在汽车诞生地出现了个非常著名的法案,叫做红旗法案。”

 

“就是这个法案终结了带英帝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让后来崛起的汉斯猫抓到发展机会发展汽车产业。”

 

“时至今日,汽车领域的霸主依然是汉斯猫。”

 

“我说的这种结构性矛盾,就是类似于红旗法案一样的各种实际性束缚,导致西欧各国的互联网初创企业都无法获得发展的动力。”

 

“相反。”

 

“他们处处被束缚,到处被针对和敌视,根本没有成长的机会,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

 

“曾经诞生了推特、脸书、油管等互联网巨头的灯塔也出现了这种结构性矛盾。”

 

“正是因为这些巨头占据垄断性地位,所以灯塔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迟迟没有崛起新的互联网企业。”

 

“当然。”

 

“出现这种诡异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仅仅是结构性矛盾。”

 

“还有前两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

 

“华尔街的那帮疯子掀起的次贷危机,几乎榨干了绝大部分金融财团的财力,他们自保有余扩张不足。”

 

“更不可能拿出真金白银来投资初创互联网企业了。”

 

“而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初创互联网企业拿到投资的机会比较大,所以诞生的企业也就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