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山 作品

217.第217章 钠离子电池(第2页)

不管两个坏家伙怎么挑唆都不上当。

 

“我突然有种错觉:感情我们搞智能手机是为你打工,是吧?”余大嘴有点忍不了。

 

雷总也颇为感慨:“真特妈扫兴,我们辛辛苦苦搞研发,整合产业链。结果弄出的手机品牌还不如个互联网企业赚钱。看看人家罗总,一出手就是百亿规模,而我还在为新手机几亿的营销费用发愁。”

 

两个家伙不平衡了!

 

确实如此。

 

搞互联网企业,只要营销搞的好,其他成本都不叫事。

 

不会研发也行。

 

可以把程序开发外包。

 

搞实体产业就麻烦了,研发是大头,整合产业链还是大头,营销费用占比又是大头。

 

三者都得投入重金,才能成就一个品牌。

 

试错概率低得可怕。

 

互联网企业的试错成本很低,一个App搞不好可以随便换个赛道再来一遍。

 

反正花不了几个钱。

 

这也是各大投资机构喜欢投互联网企业,而不喜欢投实体产业的原因。

 

看着两个酸言酸语的家伙,罗辉突发奇想:“雷总,余总,你们说,我投个钠离子电池项目怎么样?”

 

“你有病啊?”

 

雷总被吓了一跳。

 

余大嘴也紧随其后:“锂离子电池才有前途,你搞什么钠离子电池?”

 

“搞锂离子电池的人和企业太多了,是片红海。我又不会搞科研,属于投多少赔多少的买卖,只有进入现在很少有人进入的钠离子电池领域,才能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

 

罗辉摇头解释起来。

 

当然。

 

他不会说,搞钠离子电池不是看好动力电池,而是盯上了储能电池领域。

 

钠离子电池没有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却胜在生产成本低,受温度影响小。

 

大规模量产之后,可以卖给各个太阳能和风能企业当成储能电池使用。

 

这玩意儿材料充足。

 

海水晒干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不用费劲巴拉地跑到世界各地去买矿山。

 

而且。

 

用于城市储能的设备,根本不在意体积大小,可以把钠离子电池做得很大。

 

可以做成集装箱大小,堆放在某个犄角旮旯,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应该是门好生意。

 

“罗总。”

 

余大嘴身体微微前倾,好奇地开口:“你是不是发现什么发财的秘密了?”

 

“没啥,就是想投个科技含量高点的企业。你们别看互联网企业表面风光,实际上竞争非常残酷。搞不好哪天就会被新冒头的企业代替了。比如这几天很风光的那些直播软件,他们活不了几天,很快就会被tt干掉。”

 

罗辉当然不愿意承认。

 

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前景比锂离子电池强太多了,是发展绿色能源的刚需产品。

 

世界各国都需要。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需求量非常大,随便一个项目的采购量比几个头部电动车企业的全年采购量还大。

 

利润空间大大滴有。

 

这么重要的消息,当然得捂在自己手里。

 

盟友也不能说。

 

余大嘴坏笑着跟进:“我不管,咱们就跟投今日热点一样,我代表化为也要跟着参一股。”

 

“老余,你这么看好钠离子电池?”雷总也晕了。

 

虽然搞不清楚眼下是什么状况,却非常敏锐地感觉到两个家伙讨论的钠离子电池应该是个非常赚钱的项目。

 

只是。

 

小米正在高速发展期,钱都用来扩张产能了,基本上挪不出钱来投资。

 

不像化为那么财大气粗。

 

“老余,你不地道。给你机会投资今日热点,已经让你占了不少便宜了,咋还占便宜没个够?”

 

罗辉忍无可忍,索性狮子大开口:“我准备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总共砸进去两百亿,你们化为想占股份的话,就得按照这个规模跟进投资。”

 

可惜。

 

他低估了化为的财力。

 

尤其是,此时的4g蜂窝基站大卖的时候,正是化为财力最雄厚的阶段。

 

余大嘴毫不犹豫。

 

直接伸出一个巴掌:“没问题,你投两百亿,我们跟五十亿。”

 

“卧槽,这么有钱,干嘛还要拿我的贷款?”

 

罗辉鼻子都气歪了。

 

“嘿嘿,利息这么低的钱不拿白不拿。投资是另一回事,反正五十亿又不是一次拿出来的,咱们慢慢往里面投。”

 

“好吧,回头派个人来签合同,顺便介绍介绍你们化为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研究进度。最好派个懂科研的过来,帮我把把关,审核一些不必要的研发项目。”

 

“你倒是不客气啊!”

 

“废话,我就懂互联网,科研方面是弱项,借助化为的地方当然得借力。”

 

“你怎么知道我们化为对钠离子电池有研究?”

 

“保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