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下一盘大棋(第2页)

真他娘的是个奇才。

 

“掏钱吧!”

 

被老杜盯得心里发毛,李佳佳忍不住伸手要钱:“罗总说了,广告费五千万,都是我一个人的收入。”

 

“好好好,来签合同,签完我让财务打款。”

 

老杜忙不迭地点头。

 

顺便示意跟在身后的秘书准备合同和小罐茶样品。

 

反正都是字节乐动集团内部的资金流动,就免去砍价这个环节了。

 

有罗辉背书,合同签得很顺利,转账也很爽快。

 

老杜还被热情地邀请,享受了顿视频里才能出现的李子柒美食,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

 

不过。

 

在返回铜城的时候,心里滋生出个非常令人好奇的念头:这样的网红能否复制?

 

一个网红ip可以带动万亿规模的产业链。

 

多几个呢?

 

自家老板好像掌握着某种制造网红ip的秘密。

 

比如那个张同学的短视频,火爆程度不亚于李子柒。

 

难道又是另一个产业链?

 

二者都是罗总亲自指点培养出来的超级网红。

 

应该有这样的计划!

 

想到这里,老杜心里就痒痒的厉害,恨不得直接飞回铜城抓着老伴的肩膀问清楚。

 

一路火花带闪电,焦躁不安的老杜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赶回铜城。

 

也没顾上休息。

 

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老板的别墅门口,大晚上的登门拜访。

 

“我靠你不带休息的?”

 

看到昨天还在李佳佳身边的老杜今天出现在自己面前,罗辉惊诧不已。

 

“罗总,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老杜也不客气。

 

在门口换鞋的档口直接开问。

 

“啥事?”

 

“你是不是有办法打造出类似李子柒、张同学这样的网红ip?”

 

“问这个干嘛?”

 

“我在想,要不要专门成立个团队打造网红ip。”

 

“我劝你多吃饭,少想这种事。”

 

“唉,我差点忘了,午饭和晚饭还没吃呢,你家有吃的吗?”

 

“剩饭要不要?”

 

“凑合吧!小娜,帮我搞碗剩饭来,饿死了。”

 

“老杜,网红ip这个事我已经有安排了,你不用操心。专注于打造品牌就行,尤其是在tt平台上卖货的那些小微企业的品牌打造。”

 

“罗总,你不信任我?”

 

“术有专攻。你是营销鬼才,就适合打造品牌,不适合搞网红经济。”

 

“明白了,原来您真的在用网红ip下一盘大棋。”

 

“还没开始搞呢,这玩意儿主要看缘分,明年应该会有点闲工夫,到时候再搞。”

 

“我能了解一下您对李子柒这个ip的想法吗?”

 

“不是告诉你了吗?专门搞汉服和预制菜。”

 

“不搞零食?”

 

“这个ip不适合搞零食,回头再打造几个ip,专门搞零食。”

 

“预制菜不好搞,尤其是国内。”

 

“嗨,那就先搞国外,国际市场火热起来,再搞出口转内销一样能火起来。”

 

“”

 

预制菜是门好生意。

 

罗辉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老杜看得也很清楚。

 

由于国内保持了上千年的饮食传统,不容易接受这样的营业模式。

 

不过,这些问题在罗辉这里都不是问题。

 

不管媒体把预制菜渲染得有多么妖魔鬼怪,始终挡不住商业大势。

 

最难的难点在于信任。

 

老百姓不接受预制菜的主要原因不是习惯问题,而是食品安全问题。

 

这事要怪之前的食品企业搞得太过火,直接让消费者丧失了信心。

 

在互联网时代,信任关系很好建立。

 

只要把整个生产过程直播出来,让消费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么疑惑都会消失。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会逼得所有人都不得不接受预制菜的现实。

 

毕竟。

 

每天上班那么累,谁还愿意下班后洗菜做饭?

 

搞点便宜又实惠的预制菜微波炉热一热,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饭。

 

省时省力!

 

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便捷生活方式。

 

当然,某些口味刁钻的吃货除外。

 

大致解释完预制菜的推广方式,罗辉又把话题转到小罐茶的运营上:“我认为先打开海外市场,形成品牌效应,然后再考虑国内市场。”

 

又是出口转内销?

 

听着熟悉的商业套路,老杜忍不住皱眉:“罗总,我搞小罐茶就是看不惯那些小作坊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浪费茶叶,为什么一定要先进军海外市场呢?”

 

“两个原因。”

 

“愿闻其详。”

 

“其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我们进军海外市场,可以凭借茶叶原产地的优势迅速打开市场,毕竟在喝茶这块儿,没有人比中国人的身份更有说服力。”

 

“第二呢?”

 

“其二,国内的老茶客迷信手工制作,排斥工业化生产。短时间内打不开销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