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千山 作品

第362章 算法比你更懂你

Ai有很多种形态。

 

尤其是在初步发展期,会以不同的面貌示人。

 

可以是由智能大模型驱动的黑灯工厂。

 

可以是拥有自主判断能力和交互能力的蜂群无人机打击群。

 

可以是内容输出端。

 

可以是智能社会服务系统或智能交通运营系统。

 

刚刚完成蜕变,拥有智能人物精准画像技能的二郎神眼算法,则是一种智能画像精准推送相关内容的Ai系统。

 

核心功能是智能画像。

 

有了这项功能,算法就不再遵循“同类标签”原则向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而是通过算法提前预判用户的兴趣点,再推荐相关内容。

 

简单点解释,就是:算法比你更懂你!

 

这一点罗辉深有体会。

 

所以,就以自己为例子向顾吉巡查员说明情况:“其实我平时没有深度使用tt的习惯,除了偶尔关注关注这个平台的发展现状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工作。”

 

“所以,每次打开tt使用的时候,接收到的推荐内容一般都是以前搜过的相关内容。”

 

“现在不一样了。”

 

“自从算法会智能画像后,根据同年龄阶段的用户喜好,给我贴了个饥渴标签,疯狂推荐肤白貌美大长腿的漂亮小姐姐看。”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居然沉浸进去了,刷着漂亮小姐姐的短视频,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没了。”

 

“这个功能很变态。”

 

“可以根据人物画像,精准地找到潜在的信息需求用户,把相关内容推荐给这些用户,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想法。”

 

“那个剑桥分析公司的算法也是这个套路,只是他们需要大量心理学家和数学家主动参与计算,才能形成完整的人物画像。”

 

“然后再根据人物画像手动发送相关信息,进而影响潜在人群的选票,进而影响大选结果。”

 

“二者效率天差地别。”

 

“相当于毛驴车和v12动力的跑车之间的区别。”

 

“借助这套算法,我们如果像剑桥分析公司那样去影响某个国家的大选结果,只需要输入相关信息即可。”

 

“算法会自动推荐给那些潜在可被影响的人群。”

 

“”

 

原理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在算法形成过程中,主要牵扯到行为心理学,还得搜集到天量的用户数据。

 

巧了不是?

 

tt平台二者兼具。

 

这也是算法数学模型成功蜕变成Ai的关键所在。

 

这套说词,在过去的一个礼拜内,罗辉已经解释过无数遍。

 

现在锤炼得炉火纯青。

 

基本上张嘴就来。

 

很容易解释清楚。

 

“所以,你们有没有真实测试过这套算法对其他国家大选的影响?”

 

顾吉听完解释,突然抛出个尖锐的问题。

 

“我哪敢呐?”

 

罗辉两手一摊,表示自己很无辜,发现算法完成蜕变后直接去上报了。

 

根本不敢仗着这套算法胡作非为。

 

生怕万一打断了国家级的战略部署,那才叫罪该万死!

 

有了上辈子的经历。

 

他对高层的布局能力佩服得一塌糊涂,不会单纯地信任重生前的记忆擅自动手。

 

最好,还是要请像顾吉这样的巡查员来主持相关动作。

 

自己最多提提意见。

 

做好信息预警就行了。

 

其他事还是不要插手了,有那功夫,多赚点钱不香吗?

 

顾吉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开始关心起工作方式:“那么,我这个工作重点应该放在那个方向?”

 

“去京城做汇报之前我已经组建了临时算法安全单位,您直接跟他们对接就行。”

 

“所以说,以后你们公司的程序员想要维护或调整算法,都得经过我的批准和监督?”

 

“是这个意思。”

 

“海外版呢?”

 

“海外版就没必要搞那么严格了,我们想要做重大调整的时候可以跟你通气,国家想干点什么的时候可以通过后台直接调整,不用通知我们的维护团队。”

 

“挺好,只要你不在国内捣乱,海外版的部分,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