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第2页)

 

张烨一嗯,想了想,道:“我的下一个名字,《一代人》。”

 

那记者好奇地问了一句,“《一代人》?我怎么感觉这个名字不太贴切呢?”

 

《一代人》的题目很简单,就是顾诚对这个时代的执着和执着,张烨给那女大学生写的那首诗,本来就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张烨对原文还是很尊敬的,他借用了前人的智慧,怎么可能把这个名字给改了?文艺青年啊,说实话,这种人被逼得太狠了,其实也就是一根筋,张烨也不能免俗,他是个有原则的人。

 

不适合有什么关系?张烨也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和他今天晚上要说的不太一样,可是,这是他那个地球上的一位大诗人的杰作,杰作就是要受到尊敬的,所以,哪怕原作者看不见,他也要问一句,不管是什么理由,他都不能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哪怕是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我们能做违背道德的事吗?答案不言而喻,呵呵,我当然能做!

 

张烨啊,“你看着办吧,你看着办吧,你看着办吧,我都无所谓,给我起个奇幻风格的名字,也能起到提高销量的作用!”他是个有原则性的人,有的时候也是毫无原则性!《京华时报》上的新闻!这可不是之前那个发表《鬼吹灯》的小报社啊!

 

那记者闻言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他就是随口说说而已,估计也没料到张烨这货会这么没下限啊,人家可是当代诗人啊,人家都能创作出那么多诗篇了,你还让人家给你换个题目?尼玛,你还要不要脸了!哪有你这么读书人的!那记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清了清嗓子,“咳咳,这个,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也没说要给你换个名字啊,就叫《一代人》就行了,这首诗,我们也拿不定主意。”

 

“那行吧。”张烨也没当回事。

 

说完,董学斌就挂断了电话。

 

张烨有一项优势,那就是他从不会害怕,当电话挂断的那一刻,他就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京华时报?自己的名气,又要大了!距离自己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嗯,顺便看一下自己的声望值。

 

声望值:九万五千三百四十四。

 

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张烨愕然,他是在星期六上午才花完的,以《鬼吹灯》积累的声望值来看,一天能增加两万左右,这两个星期加起来,也就是四万左右,就算再加上假期,也不会超过五万,也就是说,这一次《话说天下》的直播,竟然给他带来了五万多的声望?难怪能被称为文艺频率的头号栏目!观众数量差距太大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张烨的精彩表演,他的两首诗写得太好了,让很多人都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