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剪彩民俗街

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华夏民族众多,有着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这就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民俗文化。

特别是有些地方长期多民族杂居,彼此间相互影响,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所以很多民俗特点显著。

我们提前半个小时赶到了民俗街,虽然这里还没有正式营业,但却已经能看到稀稀疏疏的游客。

有些店铺里,已经摆好各地文旅的特色产品,甚至还有几个有特长的宣传员,穿上极具民族特色服装,正在调试设备。

一个矮胖的文旅局长,对着最靠近民俗街路口的店铺说:“这是我们青林县的民俗店,主要售卖一些传统服装和银饰,我还从民族大学借调了几个大学生,一会有山歌表演。”

几个穿着三节衣的姑娘,戴着银饰站在店门外,她们大大方方开始唱起了山歌,还随着节奏开始跳舞。

银质的铃铛跟手镯不断的碰撞,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声音。

直播设备开始拍摄,旁边稀疏的游客看到这边有表演,也都聚在了一起,眨动好奇的眼睛,观察这些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

诸葛奋进是识货的,望着越聚越多的人,还有青林县文旅官方号上,不断上升的人气,开口夸赞:“这个切入点选的很好,不止宣传了青林县,还宣传了穿青人。”

“况且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邱局长真的是用心了,大家要多向他学习。”

邱局长脸笑的好像一朵花:“我这也是误打误撞,稀里糊涂才想到这个法子。看来美好的事情,大家都喜欢,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往里面再走一走,其他的文旅局虽然也出了力,但选题却没有邱局长那么讨巧,所以显得不温不火,风头都被邱局长出了。

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开始较劲。都是做工作,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那肯定是要检讨一下,为什么自己比不过对方。

往里面又走了走,然后在相对僻静的角落里,看到了竹林县的民宿店,这里摆着一个独轮车,车上全是大个的梨。

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正在擦拭一幅幅的照片,都是一些曾经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

竹林县的任局长,对着大家说:“竹林县是革命老区,这些年虽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老区人民的平均收入,还是全省垫底。”

“因为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又没有什么重工业,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万亩梨园。所以我这边的切入点是,生态环保的红色之旅……”

任局长越说声音越低,想法是好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少有些一厢情愿,大家伙并不接受。

诸葛奋进也有些惋惜:“大方向对了,可能是因为华夏太平的太久,年轻人已经忘记了先辈的功绩……”

“不,年轻人们都还记得先辈们的付出,只是任局长没用对方法。”

我的话音刚落,任局长的眼睛就亮了:“肖局长,难道你还有好法子,不如现在讲出来,对我指点一二。”

周围的人也都伸长了耳朵,他们也想听一听,我能有什么好建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肖飞这个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一个鬼主意就把生态灾难,变成了饕餮盛宴,说不定他还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